【識港網訊】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10月8日公布,多所香港高等院校繼續取得佳績。其中,香港大學排名升至全球第33位,穩居香港高等院校之首;香港中文大學位列第41位,創下該校歷史新高。
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全球公認的全面大學評級機制,涵蓋全球115個國家或地區共2191所大學,競爭日益激烈。排名透過多項績效指標,全面評估大學在教學、研究環境、研究質素、國際展望及產業等五大範疇的表現。多所香港高等院校今年取得優異的成績。
香港大學今年排名提升兩位至第33位,穩居香港高等院校之首。港大表示,一直致力推動學術前沿探索,促進跨學科研究發展,並營造國際化的學術環境,培育具全球視野的領袖人才,認為今次排名充分印證港大在教學質素、科研創新及國際協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港大校長張翔表示:「此次排名提升,有賴大學仝仁的共同努力。港大將繼續秉持追求卓越的精神,透過頂尖教研成果及創新知識交流,履行作為全球頂尖學府的使命,為香港和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香港中文大學今年位列全球第41位,較去年上升3位,創下中大自該排名榜推出以來的最佳成績。中大連續十年穩居全球百大,足證其在國際高等教育界的領先地位。
中大校長盧煜明表示:「這一里程碑令人深感鼓舞,亦標誌着我們迄今為止的最佳成續。這反映了中大在教學、研究及國際化方面的持續進步,以及我們的教職員、學生及校友的共同努力。連續十年保持全球百大地位,彰顯了中大在國際高等教育界的領導地位,並激勵我們持續推動知識創新。展望未來,中大將謹慎應對前方挑戰,並致力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學術卓越並立志回饋社會的未來領袖。」
於本年度排名中,中大共有五項績效指標取得滿分100分,分別為「機構收入」、「研究生產力」、「研究收入」、「卓越研究」和「專利」。在各項指標中,以「博士學士比」及「教學聲譽」較去年有最為顯著的進步。
香港城市大學位列全球第75位,較去年上升三位。城大在多項評審指標中獲高度肯定,當中「產業」和「國際展望」分別繼續位列全球及全港第一,彰顯城大在產業化及國際化合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城大校長及大學傑出教授梅彥昌表示:「城大近年發展蓬勃,學術成就和創新科研備受本地社會及國際認可,更已在四個主要國際排名中穩居全球百大,彰顯城大一直對創新和對學術科研的堅持,備受國際專業認可。城大將持續推動國際化教育及研究協作,透過開創性研究和產學研合作應對全球問題,培育具全球視野的未來領袖,並繼續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及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地位。」
香港理工大學今年排名上升至第83位,連續五年躋身全球百強。理大在多項研究相關指標表現優異,其中「卓越研究」及「人均發表量」連續三年獲得滿分,亦於「專利」連續兩年獲得滿分。
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排名結果印證了理大的學術及科研實力備受國際認可,理大將繼續在教育、科研和知識轉移方面追求卓越,並深化與全球各地夥伴的聯繫與合作,致力推動世界領先的研究及創新,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加入,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及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力量。
首次參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香港教育大學,位列全球第195位,在香港排名第六位。其中,教大於「研究質量」範疇中表現卓越,尤其在教育、心理學、人文藝術、社會科學及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展現出優勢,反映教大擁有具影響力和高引用率的研究實力,並能藉此推動全球學術討論及積極回應社會重要議題。
校長李子建表示,排名充分展現師生在推動具全球影響力的教育及科研方面的努力。教大將繼續追求卓越,結合深厚的師資教育傳統與前瞻性的創新、跨學科研究及國際合作,培育具正向價值觀與遠見的未來人才,為配合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推動香港特區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同樣首次參與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嶺南大學,躋身世界首301至350位,並於多項評審指標中表現亮眼,包括在「國際展望」高踞全球第47位,彰顯嶺大在推動國際多元化及全球協作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
嶺大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對排名結果表示欣喜。他表示:「嶺大近年在科研產出與論文被引影響力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為進一步加強我們在研究與知識轉移方面的實力,我們正透過『嶺大60全球學者招募』及嶺南高等研究院引進國際頂尖學者,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研究環境,培育新一代研究型人才。截至今年9月底,我們已透過嶺大60計劃成功聘任31位傑出學者,涵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新材料、碳中和等新興領域。嶺大致力成為數字時代領先的文理融合研究型博雅大學,我們深信,這些努力將在未來的各項國際排名中不斷展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