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關館「美術館之夜」再啟幕 先聲疊浪奏響深圳夏日藝術狂想
作者:黃鶯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8-25 09:40
【識港網訊】8月的深圳,暑氣蒸騰,而關山月美術館卻把夜間展廳化身為一座「夏日能量站」。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美術館之夜」的星光近日再度點亮城市夜空,「先聲疊浪藝起碰一『夏』」——美術館之夜主題活動在三樓展廳璀璨啟幕。這場以創意設計為核心的跨界藝術盛宴,通過兒童尤克里里演出、古典結他獨奏與創意DIY互動,將視覺藝術轉化為可聽、可感的沉浸式體驗,吸引數百名觀眾共度藝術夏夜。

【識港網訊】8月的深圳,暑氣蒸騰,而關山月美術館卻把夜間展廳化身為一座「夏日能量站」。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美術館之夜」的星光近日再度點亮城市夜空,「先聲疊浪藝起碰一『夏』」——美術館之夜主題活動在三樓展廳璀璨啟幕。這場以創意設計為核心的跨界藝術盛宴,通過兒童尤克里里演出、古典結他獨奏與創意DIY互動,將視覺藝術轉化為可聽、可感的沉浸式體驗,吸引數百名觀眾共度藝術夏夜。

跨界交響:指尖與琴弦的和鳴
 夜幕剛剛降臨,美術館三樓序廳已化身星光舞台,來自福田藝協的兒童尤克里里樂團以清亮童聲拉開帷幕。演出以一首撫慰人心的天籟歌曲《One Voice》拉開序幕,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主題曲《Try Everything》和猶如陽光一樣溫暖的《You Are My Sunshine》等曲目相繼登場,邊彈邊唱的兒童樂團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隨後,中國青年結他演奏家鄧裕達攜曼妙弦音登場,從氛圍感滿滿的《夜的旋律》到經典結他曲《愛的羅曼史》,再到溫柔憂傷的《最後的咖啡》,琴聲與展廳內秋山孝的生態主題海報、青葉益輝的和平主題作品悄然對話,構建出跨越維度的藝術敘事。
 在這裏,「可聽的藝術」與「可視的設計」形成共振,兒童稚嫩的歌聲與古典結他的悠揚旋律在展廳相遇,如同漣漪層層擴散,創造出超越單一媒介的複合審美體驗。而聲音藝術與視覺設計作品彼此交互,則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感受。
 九零後結他演奏家鄧裕達畢業於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古典結他專業,他也是聯合國總部·中美文化交流藝術家。當晚,他的演奏細膩傳神而熱情豐沛。感動於現場氣氛,他把原定曲目《莎莉花園》更換為《夜的旋律》,「選擇《夜的旋律》是因為它與今晚的氛圍高度契合——既有充滿童真的美妙和聲,又能通過古典結他演奏營造深邃意境。」鄧裕達曾在紐約大都會、魯濱博物館等藝術場館演出,但在家鄉深圳的美術館演出還是首次。他認為,高雅藝術品和音樂旋律的結合,讓藝術體驗從平面走向立體。

設計共生:美術館裏開啟創意工坊
 這個夏夜,觀眾不僅是美術館的參觀者,也是藝術衍生品的創作者。在簽到處設置的創意互動區,觀眾可親手製作主題冰箱貼。策展團隊精選6幅兼具視覺張力與社會價值的展品作為素材,包括關山月先生經典作品《紅棉白鴿》、《江南塞北天邊雁》,秋山孝和青葉益輝的環保題材海報等。市民王女士帶着孩子精心挑選圖案:「以前參觀美術館,就最喜歡買冰箱貼做紀念品。這次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親手製作冰箱貼帶回家,留下的是不一樣的記憶。」

 無界延伸:從展廳到生活的藝術漫遊
 延續「藝術夜航船」年度主題,這個美術館之夜,主辦方引領觀眾在美術館裏開啟夜間藝術遊歷、美學體驗和知識積澱。觀眾在尤克里里、古典結他的悠揚樂聲中漫步展廳,感受「設計·先聲」的創意力量,也可以親自動手,製作自己喜歡的創意冰箱貼。
 當晚,關山月美術館三層展廳全部開放,分別於一樓、二樓展出的「懷抱古今:黎明研究展」和「烽火鑄骨——關山月藝術中的民族精神圖譜」是嶺南畫派兩位藝術大師黎明和關山月的專題研究展覽,而三樓的「設計·先聲——館藏海內外平面設計作品展」則集中展示關山月美術館館藏設計海報作品,從3000多件館藏作品中精選100 余件,引發觀眾對設計與城市創新文化共生關係的思考。
 館長陳俊宇表示:「我們致力於打破藝術邊界,讓每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在這裏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棲息地。」
 自2023年率先啟動夜間開放以來,關山月美術館「美術館之夜」已成為深圳文化惠民的金字招牌。今年活動以「藝術夜航船 走進無界美術館」為主題,通過戲劇、音樂、手工等多元形式,讓不同門類的藝術碰撞出全新火花。此次活動在盛夏時節,打造一場「先聲疊浪」的藝術漫遊,主辦方希望,以音樂的律動、色彩的碰撞消解高溫帶來的物理與心理疲憊,賦予日常生活以詩意與儀式感。也希望每一位走進「美術館之夜」的觀眾,就像打開一本立體書,每一頁都是驚喜。
 一場夏夜藝術漫遊,再次證明美術館不僅是藝術的殿堂,更是全民共享的美育課堂。主辦方表示,藝術的浪潮終將退去,但留下的漣漪——那些被激發的創造力、被喚醒的美學感知——將持續蕩漾。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