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泌尿外科團隊在多學科協作下,成功為一位71歲高齡且合併多種基礎疾病的港籍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左腎腫瘤切除術,完整切除直徑達20厘米的巨大腎腫瘤。該手術標誌着港大深圳醫院在高齡高危患者複雜腫瘤手術領域的技術實力再上新台階。
高齡+高危+巨大腫瘤:巨大腫瘤危及港人生命
71歲的楊伯(化名)一年前在香港體檢時,發現左腎占位性病變,但當時未及時處理。2025年4月復查時,左腎腫瘤體積已增長至20cm左右。而且伴隨明顯體重下降、頭暈等症狀,高度懷疑有腎惡性腫瘤的可能。
然而,由於腎腫瘤體積過大,加之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複雜情況,楊伯如果選擇手術治療的話風險很高。「當時醫生同我講冇得做手術,淨系可以食藥,就得返兩年命咋!」楊伯回憶道。
楊伯家人帶其輾轉多家醫院後,最終選擇跨境至港大深圳醫院求醫。入院時經檢查發現,楊伯已出現嚴重的貧血、凝血功能障礙、低蛋白血症等晚期腎癌消耗性表現。
「由於患者腫瘤占據大部分左側腹腔、盆腔,手術空間相對較小,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出血多、恢復慢,而患者高齡且身體狀況複雜,對手術耐受性要求極高。」港大深圳醫院泌尿外科程小寶副顧問醫生介紹。
多學科協作攻堅,機器人「神助攻」
面對如此複雜的高風險病例,泌尿外科團隊首先聯合內分泌內科、血液內科、營養醫學部、麻醉醫學部進行多學科會診(MDT),制定周密的圍手術期管理方案:調控血壓、血糖,確保基礎疾病穩定;糾正凝血功能及貧血,降低手術風險;改善營養狀態,增強患者恢復能力。
「經過多學科團隊(MDT)評估,我們決定採用手術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微創技術,以盡量減少手術創傷,提高腫瘤切除準確度。」程小寶副顧問醫生介紹,「機器人手術操作更穩定、視野更清晰,尤其適合狹小操作空間解剖結構複雜的手術,對於高齡患者,微創手術能顯著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加速康復。」
手術中,泌尿外科團隊通過機器人手術系統的3D高清視野和靈活機械臂,在狹小空間內精準分離腫瘤與周圍血管、臟器的粘連,完整切除腫瘤,腫瘤連同腎塊體積直徑接近25cm,並最大限度減少出血和損傷,整個手術出血量僅數十毫升。
MDT模式+機器人微創,高齡高危患者治療新希望
得益於微創技術的應用,陳伯術後恢復順利,貧血、凝血功能等指標顯著改善,營養狀況和精神狀態良好,現已出院返港。
「真系估唔到咁大個手術咁簡單㗎,部手術機器人好犀利!傷口細細,好快就恢復,醫生都好專業!」楊伯及家屬對治療結果非常滿意。
此次手術的成功,體現了港大深圳醫院多學科協作診療(MDT)模式的優勢,也彰顯了機器人輔助微創技術在複雜腫瘤手術中的突破性價值,為高齡高危患者提供了治療新希望。
泌尿外科專家提醒:腎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定期體檢尤為重要。若發現腎臟占位性病變,應盡早前往專科就診,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港大深圳醫院堅持「病人為先」理念,以國際指南為循證依據,以規範化、國際化、標準化和人性化為服務導向,聯合多學科為大灣區市民提供泌尿系腫瘤診治防一體化的臨床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