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媒體直擊南沙三年蛻變:港澳元素鑄就世界樞紐新標桿
作者:賴小青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8-11 11:07
【識港網訊】從港科大創新生態圈到西非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南沙智造」,政策沃土正培育出國際化的灣區樣本。

【識港網訊】從港科大創新生態圈到西非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南沙智造」,政策沃土正培育出國際化的灣區樣本。

8月6日,20餘家全國主流媒體穿行在南沙熾熱的土地上。當採訪車駛過慶盛樞紐的玻璃幕牆森林,停在德珹控股的智能化生產線前,記者們觸摸到的是《南沙方案》落地三年的澎湃脈動。這裏,港科大(廣州)的實驗室正孵化出估值翻番的科創企業,非洲街頭每10輛三輪車就有7輛產自南沙工廠——一個兼具「港澳風」與「世界範」的開放樞紐已躍然眼前。

港科大創新圈:實驗室到市場的「南沙速度」

在越秀iPARK粵港智谷的落地窗前,廣州智科自動化技術公司聯合創始人張文澤指著正在測試的精密儀器告訴記者:「去年營收200萬元,今年預計翻番。」這家由港科大(廣州)孵化的企業,剛剛獲得校方參與設立的紅鳥啟航基金1500萬元注資。窗外,港式茶餐廳與科創園區比鄰而立,香港青年拖著行李箱走進人才公寓的場景已成日常。

園區運營方越秀商管南沙分區總經理馮玥向媒體團描繪願景:「依託港科大(廣州)優勢,未來10到20年將在慶盛打造新『創新沃土』。」南沙產業園管理局負責人展示的規劃圖上,環港科大創新區正以1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和雙15%稅收優惠,構建「研發-轉化-應用」的生態閉環。「三年前這裏還是農田,如今已成粵港澳規則銜接的試驗田。」他指著正在封頂的港式社區說。

港澳青年築夢:政策沃土滋養灣區未來

媒體團在人才服務窗口偶遇香港畢業生陳嘉明時,他剛領到首月2000元生活補貼。「選擇南沙是因為這裏像香港的延伸。」他展示手機裏的「灣區通」APP,港澳青年憑它可一站式辦理144項跨境事務。

南沙區人社局負責人向記者細數成果:全區15家青創基地累計孵化項目2300餘個,「港澳青創新十條」兌現超3200萬元。政策清單上更藏著暖心設計——澳門創業青年黃偉傑特別提到「青出於南」政策:「大學生15晚免費住宿,畢業生面試補貼800元,這些細節讓南沙成為灣區青年首選地。」

智造揚帆:從獅子洋駛向全球市場

踏進德珹控股的震動測試實驗室,轟鳴聲中數十輛摩托車正在模擬非洲顛簸路況。「西非市場佔有率第一,三輪車佔比達70%。」創始人張連向媒體團展示的銷售版圖上,300萬台出口數據格外醒目。他特別提到南沙港的「加速度」:「交貨周期縮短30%,跨境結算效率提升讓資金周轉快人一步。」

商務局局長謝曉暉向記者列舉開放成果:「174條國際航線中85%通往『一帶一路』國家,這正是科技企業出海的跳板。」在番高領航科技展廳,總經理黃慧妍指著正在裝箱的無人船說:「南沙港的密集航線網絡,讓我們能快速響應泰國洪災救援需求。」她身後的電子屏顯示,搭載複合型氣膜材料的無人船已銷往二十餘國。

暮色中的南沙港,龍門吊燈光照亮德珹控股發往尼日利亞的貨櫃,番高領航的無人船在測試池劃出銀色航跡。港科大(廣州)實驗室裏,張文澤團隊的新專利正在生成數據報告。當記者們站在蕉門河畔回望,對岸香港科學園的輪廓在夜色中清晰可見——這道橫跨珠江口的創新走廊,正成為《南沙方案》三周年最生動的註腳。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