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在2月26日公布,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多名醫學專家,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意見書,倡議大力發展高端醫療服務 ,做到「延壽」及「提高生活質素」以吸引高端客流;且要把握機會投資有戰略需要的藥物及醫療器材產業。
袁國勇與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等人認為,目前本港經濟形勢與2018年正好相反,過去6年中有5年已有赤字,加上去年已用未來土地基金補虧支出達1170億元,及發行1250億元債券,而債務投資未必能有預期回報,故財政儲備的金額「可能少於實際預期」;且除非東西方領䄂能達成共識,否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乃至經濟波動將於未來10至20年仍然持續。
意見書提及,香港發展國際醫療中心服務,定位要有別於一般東南亞地區的醫療旅遊,而是要聚焦「高端檢查」、「治理奇難雜症」服務為主,突出健康檢測及治療早期病變,達到「延壽」及「提高生活質素」為目標的醫療服務;建議相關服務除深層體檢、壓力應對諮詢、綜合一站式生活方式調整、幹細胞治療,及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的尖端療法,亦可包括實證中醫藥針灸學,重建性醫學美容,以及只供內地及香港認證審批的生物制劑及標靶藥等。
意見書指出,高質國際醫療服務亦可配合「盛事」進行,如借助大型運動賽事、世界級音樂會帶來的高端客流,而促進服務;更可與本地保險和財富管理行業產生「連鎖反應」,務求高淨值人士選擇香港作為最終定居之地,令「高端醫療服務與旅遊和財富管理相結合」。發展高質醫療服務,既能提升本港整體醫療水平,亦可增稅收,並能將相關營利撥歸醫管局支持其營運,達到「以戰養戰」之勢,長遠可減低政府負擔。為此,政府在高等教育、人才培訓和科研投資上的預算不宜削減,反應作長期投資,考慮撥款及預留土地以支持其發展。
意見書又強調,創科投資至少要10至20年才能開始見效,有戰略需要的設備如製造檢測試劑、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之廠房,在平日因利潤低,必須靠政府直接投資才能踏出第一步,惟一旦到了危急關頭,所有國家地區均會爭相購買,故特區政府現在必須把握機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