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全球學者企業界專家齊聚深圳 探討產業與現代化
作者:林麗青   來源:香港商報    2024-08-26 09:46
【識港網訊】8月24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主辦的百川論壇——第三屆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產業與現代化:中國與世界」2024研討會在深圳前海開幕。

【識港網訊】8月24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主辦的百川論壇——第三屆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產業與現代化:中國與世界」2024研討會在深圳前海開幕。來自北美、歐洲、非洲、亞洲的學者和企業界專家,從人類社會發展的維度對中國式現代化展開全面而深入的討論,從產業層面探討現代化的中國實踐與世界經驗。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征程上,民營企業正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在開幕致辭中從中國的民營企業和產業發展層面闡述他的思考。他表示,民營企業不僅是稅收和GDP的重要貢獻者,更是技術創新、就業和企業數量的主要來源。他進一步指出,當前民營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不僅來自外部環境的變化,更源於內部結構的深刻調整。

鄭永年強調,民營經濟對中國稅收、GDP、技術創新、就業和企業數量的貢獻巨大,但當前的「靜悄悄的革命」可能導致國企和民企之間的失衡,影響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中國的國際環境。「還是要提倡國有企業跟民營企業均衡發展,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鄭永年說。

如何實現產業的持續發展?鄭永年提出,需要構建一個「雙軌制」的科研體系,一方面加強民營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改革高校和科研機構,促進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鄭永年呼籲,只有通過全面而深化的改革,才能將理念轉化為實踐,推動產業的整體發展。

當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本屆論壇為期兩日,共分七個議題:議題一主要探討了當前的產業政策以及產業革命對新一輪產業發展的影響;議題二從宏觀層面對當下產業發展進行總體性分析;議題三響應中央精神,聚焦金融的高質量發展;議題四、五從國別經驗來學習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發展經驗;議題六、七則進入微觀視角,從營商環境和企業本身來看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前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實踐教授、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從金融的視角看產業發展,他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科技創新」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而科技創新亟需金融強有力的支持。「實際利率與匯率是國家金融能力及金融強國的關鍵變量」,肖耿表示,面對當前地緣政治局面,需要創造可控的金融風險,以時間換空間,更好地為新質生產力以及實體經濟提供服務。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國際事務學系教授李芝蘭認為大灣區不僅是一個地理區域,更是促進中國進一步發展、改革的一個重要機制。就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角色與優勢而言,李芝蘭認為,大灣區內的制度差異是獨特優勢,在不同制度的碰撞中可促進改革創新——關鍵是要保持香港的高度對外開放,發揮香港的軟實力,從而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