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紅色娘子軍》香港上演 傳民族精神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4-01-11 14:52

 

中央芭蕾舞團「看家劇目」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昨晚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

【識港網訊】中央芭蕾舞團「看家劇目」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昨晚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為2024年「國風國韻飄香江」系列文化活動隆重啟幕。舞台上60名中芭藝術家傾情演繹,重現英姿颯爽的「頭戴軍帽,腳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香港各界約2,000位觀眾入場欣賞,當史詩般的音樂奏罷,全場沸騰,在觀眾持久熱烈的歡呼聲與叫好聲中,演員一次次謝幕。中央芭蕾舞團排練者、國家一級演員曹舒慈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提到,今年是《紅色娘子軍》首演60周年,今次香港演出也是該舞劇2024年的新年首演。談及這一舞劇的重要性,她說:「《紅色娘子軍》是中央芭蕾舞團1959年建團後的第一部中國芭蕾舞劇,無論從藝術角度,還是戲劇、音樂、舞蹈等方方面面細節來看,都可譽為中國芭蕾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表演者舞藝精湛。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國風國韻飄香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共同指導,紫荊文化集團傾情助力,北京中演環球藝術製作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旨在支持香港打造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基地,積極推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建設。

「中國芭蕾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表演者投入演出。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今年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首演60周年,亦是這部經典舞劇時隔十年再度與香港觀眾見面。根據梁信同名電影文學劇本集體改編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無疑是中國芭蕾藝術的「名片」,它凝聚淬煉西方芭蕾的審美和技術,融合中國故事達到至真至美的藝術高峰。舞劇中的音樂《娘子軍連歌》《萬泉河水清又清》等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優美旋律。

舞劇故事背景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海南島,從惡霸南霸天府中逃出來的丫鬟瓊花,在紅軍黨代表洪常青以及戰友們的幫助下,經過血與火的戰鬥考驗,從一名苦大仇深的鄉下丫鬟,逐漸轉變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革命戰士的過程,生動描繪了一幅中國婦女堅強不屈革命精神的壯美圖卷。

曹舒慈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舞台上,中芭藝術家的精湛技藝與動情演繹,重現英姿颯爽的「頭戴軍帽,腳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展示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綻放出中華民族芭蕾藝術之花的獨特魅力。

這部舞劇的最大看點就是芭蕾與中國舞蹈的結合。曹舒慈對香港文匯報表示,這一舞劇吸收了中華文化元素,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中國文化展現。「比如第一場中,瓊花的『足尖弓箭步』亮相、『倒踢紫金冠』、『串翻身』等動作,其實都是非常經典的中國古典舞動作,但以芭蕾舞演員強勁有力的舞姿展現出來。而芭蕾舞標誌性舞姿『阿拉貝斯』,則注入了角色獨特的情感,表達着她追求崇高理想的意義。」

今次的表演隊伍中多為年輕舞者,曹舒慈就在其中飾演多個角色,包括快樂女戰士、少數民族少女、奴隸、小丫頭等。她表示,《紅色娘子軍》是演員進入中央芭蕾舞團的必修課,也認為作為中國芭蕾舞的演員,能夠參演這樣一部舞劇,喚起了他們深厚的民族感情。「當音樂聲一響起,民族自豪感便被喚起。能夠演繹這部作品,是我們的驕傲。」

經歷了60年的打磨,為了更好地呈現,每一代舞者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曹舒慈說:「在演繹作品前,除了閱讀很多歷史資料,為了克服女演員『只像娘子不像軍』的問題,芭蕾舞演員還會進行多次軍訓,與戰士們在一起學習如何射擊、匍匐前進等,這樣便能將自己的舞蹈技術、情感和實際經驗結合起來,才能在台上更加生動地演繹。」

舞者盼展現對國家感情

雖然每個時期的演員甚至每個演員都對角色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處理,但這部舞劇傳承60年至今,整體上保持了原汁原味,曹舒慈說:「我們之所以組織演員去軍訓,也是希望能把老一輩藝術家創作這部舞劇的初衷與精神傳承下去。」她希望舞團在今次的香港演出中,呈現新一代舞者的精神面貌,展現他們對於這一經典舞劇的理解,及他們對民族和國家的感情。

觀眾讚故事激勵人生向前邁進

阿Jo和外籍丈夫
經典的劇目可以跨越時空、語言的阻隔而歷久彌新。這份魅力昨日吸引到香港眾多市民前來欣賞中央芭蕾舞團的「看家劇目」——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不少觀眾對這部上演了60年的芭蕾舞劇興趣頗大,亦希望更多人知道這個故事,除了欣賞藝術,亦能藉此劇目激勵自己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向前進。

「這套舞劇我從小就接觸過。」香港青年歐陽鳳盈昨日特地抽空來看,她興奮地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自己小時候學芭蕾時都聽老師說過這台舞劇,如今在香港現場欣賞到一幕幕記憶中的片段,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常青就義」的舞段,直言:「正是這些像『洪常青』一樣的革命先輩們大無畏的犧牲,才換來了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這種精神對自己也是一種激勵,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會不斷向前進!」她希望更多人知道這個故事,尤其是年輕人,要知道「娘子軍」這樣一面旗幟的存在,並將其精神發揚光大。

德望學校中五學生黃欣朗表示,自己讀中國歷史,最近聽聞中央芭蕾舞團來港演出,又是呈現經典劇目,所以儘管學業繁忙,還是和媽媽特地買票過來支持。「這一舞劇帶來正面的感受,我看完感到很振奮。再加上我讀中史,最近剛好讀到共產黨的歷史,去年也撰寫過相關的論文拿到三等獎,這台舞劇與我正學習研究的內容相呼應。」

六旬翁:配樂可從頭哼到尾

吳先生
60多歲的吳先生昨日來看《紅色娘子軍》懷舊,「舞劇的配樂我幾乎可以從頭到尾跟着哼唱。」原來他以前在廣州長大,看過《紅色娘子軍》的電影,亦在多年前看過這台舞劇,直言:「很親切!演員換了一代又一代,但紅色娘子軍的精神沒有變。」

對於中央芭蕾舞團來港演出的另一場芭蕾舞劇《天鵝湖》,吳先生亦是期待萬分:「在香港就能欣賞到國家頂尖的芭蕾舞團表演,很難得!希望兩地的藝術家都能多交流,共同提升藝術水平。」

香港市民阿Jo和外籍丈夫Daniel昨日一起來欣賞舞劇,阿Jo稍有了解過這部芭蕾舞劇的內容,很有興趣;Daniel則表示,雖不懂中文,但知道這次演出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內地十分有名的劇目,很高興這次中央芭蕾舞團將內地優秀的舞蹈技藝帶到香港給市民欣賞。

【話你知】中芭與港結緣37載 《紅色娘子軍》在港轟動一時

中央芭蕾舞團成立於1959年12月,演職員均由專業院校培養的一流藝術人才匯集而成。自1987年首次赴港演出以來,中芭便與香港同胞結下深厚的緣分。1997年香港回歸的慶典演出,2007年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的紀念演出,中芭藝術家均以精湛的技藝與動情的演繹,在香港觀眾心中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2017年,中央芭蕾舞團演員、交響樂團演奏員及其他演職人員,以160餘人的強大陣容,分別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兩場經典芭蕾舞劇《吉賽爾》,在香港沙田大會堂和屯門大會堂各演出一場《芭蕾精品慶典晚會》,4場演出共有4,000餘香港觀眾現場觀看。

中芭享譽國際,曾引進排演《天鵝湖》《唐·吉訶德》《吉賽爾》和《卡門》等大量的世界經典名作,自創《紅色娘子軍》《祝福》《黃河》《大紅燈籠高高掛》《牡丹亭》《過年》《鶴魂》《敦煌》《九色鹿》等一大批極具鮮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成功探索出一條古典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完美融合的中國芭蕾藝術發展創作之路。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中國芭蕾藝術的「名片」,曾在2011年在港演出,引起轟動。今年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首演60周年。60年來,《紅色娘子軍》受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演,國內外累計演出達4,000餘場,展現中國芭蕾藝術之美。

责任编辑: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