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香港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國際大都會,但是關於香港地名的由來,至今仍無十分確鑿的史料可為依據。學者們對此作過種種考證,形成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局面。
作者簡介
劉蜀永教授,香港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2005年赴嶺南大學從事香港史研究。現任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香港地方志中心事務顧問。
主編、獨著或合著的著作有《簡明香港史》《香港史—從遠古到九七》《香港志·總述·大事記》《劉蜀永香港史文集》《19世紀的香港》《20世紀的香港》《20世紀的香港經濟》和An Outline History of Hong Kong等。
1
「香港」由來說法有三
關於「香港」這一地名的由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 因「香姑」而得名
據傳,香姑是清朝嘉慶年間出沒於伶仃洋面的海盜林某之妻。林被李長庚擊敗,後來死在台灣。香姑遂佔據現在這個海島,人們因此稱該島為香港。許地山教授認為:「這話有點靠不住,因為時代太近,加以用海盜的名字來作地名,在歷史上也不經見。」
(二) 因販運香木而得名
土沉香(又名莞香、女兒香)幼樹。香港得名由來的一種說法,即與此種樹木有關。
此說始於永言的《香港地名考》一文,刊載於黎晉偉主編的《香港百年史》一書,1948年出版。他認為:名曰「香港」之小海港,以運香木出口而著名。他還具體寫出了運送香木的路線:「自來東莞南部及今新界所產之香,恆在尖沙頭(今尖沙咀)之香埗頭(當今運香木出口之舊式碼頭),用小舟載至石排灣(今香港仔)附近之小港,名香港者,然後改用艚船(大眼雞船)轉廣州城,遵陸而北,逾南雄嶺直達江蘇省蘇松一帶。」筆者認為,明至清初東莞、新安沿海一帶盛產莞香,尖沙咀曾為香木出口地等說法,雖皆言之有據,但永言未能說明香木由尖沙咀經石排灣之香港仔轉運廣州這條航線的資料來源,是依據文獻記載還是口頭傳說呢?為何不徑直由尖沙咀運往廣州,反而捨近求遠,繞道經石排灣之香港仔轉運?
(三) 因泉水甘甜而得名
最早提出此說的是英文雜誌《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1843年8月號。該雜誌在《香港地形簡介》一文中寫道:「香港—Fragrant Streams,本是該島南部一條小溪的名字,外國人將其作為整個海島的名稱。」中文資料方面,最早涉及香港地名由來的,是香港英華書院印刷發行的雜誌《遐邇貫珍》。1853年8月1日出版的該刊第一卷第一號在〈香港紀略〉一文中寫道:「溪澗紛紛噴流山泉,極其甘冽,香港必由此得名。」旅居香港的著名學者王韜亦採用此說。他主編的《循環日報》1874年6月24日這一期寫道:「香港以泉水得名,因其山中所出之泉色清而味甘,以鼻觀參之,微覺香冽。」當然,「香港」並非外國人命名的地名,因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新安縣志》中,已經有「香港村」這個地名。
筆者認為,香港以泉水甘甜而得名的說法可追溯到康熙二十七年《新安縣志》。該縣志卷三〈地理志.古蹟〉提到新安八景之一的「鰲洋甘瀑」時寫道:「鰲洋甘瀑,在七都大洋中,有石高十丈,四面鹹潮,中有甘泉,瀑若自天而下。」鰲洋應是獨鰲洋,據嘉慶二十四年《新安縣志》,其位置在佛堂門和急水門之間。從縣志描述的景色和位置看,這個甘瀑就是港島香港仔附近的瀑布。
在有關香港得名的各種說法中,因泉水甘甜得名之說提出的時間較早,而且,香港的「甘瀑」遐爾聞名,在中外史籍中皆有記載,故此說成立的可能性較大。
香港仔附近的瀑布(約1816年的水彩畫)。19世紀初來華貿易的外國商船多在此汲水飲用。
如今香港仔附近的瀑布灣公園(曾憲明攝)。1863年其上方薄扶林水塘建成後,瀑布水量大為減少。
2
香港別名同樣有三
香港這個地方「稱名頗繁」。香港是其大名,此外還有紅香爐、赤柱、裙帶路等別名。
紅香爐:一說從前有一個紅香爐,漂到海邊天后廟前。當地居民以為是天后的靈威所召,便把它安放在廟裏,並且把港口稱為紅香爐港。又一說這「紅香爐」是象徵性的,它是指天后廟前的一個小島,孤立在大海中,像一個香爐。這座天后廟在香港島北部銅鑼灣。據嘉慶二十四年《新安縣志》卷十一記載,康熙年間清政府曾在此設置軍事據點,名紅香爐汛。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年)晚香堂校繪本《邊海全圖》(現藏德國圖書館),書香港島為紅香爐山。
赤柱:嘉慶二十四年《新安縣志》卷四《山水略》寫道:「赤柱山,在縣南洋海中,延袤數十里,諸山環拱,為外海藩籬,有兵防守。」同時,該縣志《新安全圖》中,在今香港島上,僅書「赤柱山」三字。從縣志的記述及地圖所繪情況看,在清初,赤柱並非像現在是香港東南部的一個小地名,而是指全島的一個範圍較大的地名。至於赤柱一名的來歷,據故老相傳,是因為在今香港赤柱地方,原有一株大木棉樹,某年被颶風摧毀,枝葉盡落,樹幹皮脫,屹立不榮不枯,從遠處望去,成一紅色大木柱,故名。
清朝嘉慶二十四年《新安縣志》的《新安志圖》中,有「紅香爐」和「赤柱」兩個地名。
裙帶路:許地山教授《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略》一文中寫道:「相傳在道光年間有一個專為英人做嚮導的名叫阿裙,每從赤柱帶旅客經香港圍到山北來。那條路本是山徑,因為阿裙時常帶領外人從那裏通行,就叫裙帶路。」阿裙據說叫阿群,大概是疍民(水上居民)。從英語香港一名譯為Hong Kong看,香港之「香」,不似普通話讀作Xiang,不似廣東話讀作heong,不似客家話讀作shong,而恰如疍語讀作hong。這一讀音反映早年英國人登上香港島後首先接觸到的是疍民。
但說裙帶路一名起源於阿裙帶路,並不確實。錦田鄧氏所藏《香港等處稅畝總呈》,載道光年間其祖先上新安縣知縣呈文,說:「承祖鄧春魁等所遺存乾隆年間買受東莞稅田總名裙帶路,內分土名黃泥涌等處,……」
這說明至遲在清初乾隆年間已有裙帶路一名,並非英國人到達,阿裙帶路後方有此名。至於裙帶路的命名取義,主要還有以下的說法:一是,香港全島皆山。闢農田後,農民常上山割草砍柴。砍柴人踏出的小路,從對岸看去,上下縱橫,很像百裙之裙帶。
二是,港島在九龍尖沙咀之南,中隔一港,故名港島,一名裙帶路。 此說見於清兩廣總督毛鴻賓及瑞麟二人先後主編的《廣東圖說》。
3
香港地名外延的擴展
香港地名的外延是隨着當年英國侵佔香港地區的進程不斷擴展的。香港原來僅指其所在島嶼的一隅,指一小海灣及岸上的一小村莊。康熙二十七年的《新安縣志》中,僅在五都管屬的大帽山之外村莊內,與衙前村、九龍村、黃泥涌等村莊並列,刊有「香港村」三字。三年後,即道光二年(1822年),在阮元所修《廣東通志·海防略》所載新安縣沿海圖中,也只是在今香港仔附近,書有「香港外洋」幾個字,並未把香港作為全島的名稱。
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人圖謀佔領整個海島,堅持把香港指為全島的名稱。在1841年年初中英交涉的過程中,英方全權代表義律強行要求將「香港之島及港讓與英國」。因清朝欽差大臣琦善只同意代為奏請給「香港一處」寄寓,而義律「堅求全島」,雙方並未達成協定。後來琦善在奏摺中曾對此作過辯解:香港「只係全島中一隅」。「若就全島而論,東西約長五里。」「原擬只就香港酌請裁給,今該夷藉圖全島,是其得隴望蜀,狡詐性成。」但英國方面根本無視中國主權,早在當年1月25日就派兵佔領了全島。2月1日義律頒發布告,謊稱他早與琦善「成立協定,將香港全島讓給英國統治。」儘管如此,港英當局在1841年5月15日刊發的一份人口統計表中,在「香港」這個地名之下,所作的說明仍然是「一個大漁村」,人口僅有200人,但整個島嶼的人口為7450人。1842年8月,清政府在英軍大炮的威脅之下,被迫訂立《南京條約》,規定「將香港一島」割讓給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又割佔了九龍。1898年6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並通過次年的定界談判,租借了今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中國領土及大小二百多個島嶼,即後來稱為「新界」的地方。在上述歷史過程中,香港地名的外延不斷擴大,最後成為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的整個地區的總稱。
4
最早出現在古籍中的香港地名
最早出現在中國古籍中的香港地名並非「香港」,而是地處新界西北偏遠地方的屯門。屯門這個地名其實最早是出現在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和韓愈的詩歌中。劉禹錫在《踏浪歌》中描述:「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韓愈則在《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中提及:「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浪沒。」目前所知的史料並無劉、韓二人曾經到訪屯門的證據。從理性的角度可以這樣解釋,屯門是商旅往來的地方,經行其地的人將屯門的地貌特點傳播到內地,這些特別的海岸風景引起了內地文人雅士的注意,最終構成他們詩作的靈感。
屯門是最早記載在中國官方史籍中的香港地名。唐朝時期中外商船往來中國貿易,都必須按季候風的規律行事。外國商船來廣州前先在屯門稍作停留,然後沿珠江北上廣州;離開廣州之後,亦需要回到屯門停泊,等待季候風啟航回國。宋朝的官修正史《新唐書》中《地理志》記載了廣州與南洋之間海上交通的情況:
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佔不勞山。山在環王國東二百里海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門毒國。又一日行,至古笪國。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兩日行,至軍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峽,蕃人謂之質,南北百里,北岸則羅越國,南岸則佛逝國。
《新唐書·地理志》關於屯門與海上交通的記載。
《新唐書》和《唐會要》曾記載說,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朝政府在廣州寶安縣設置屯門鎮,駐軍二千人,「以防海口」。了解中國歷史的都知道,中國古代邊防素來以北方為重,南方濱海之地並無外患,為什麽要設置軍鎮並派二千兵員駐守?所謂「以防海口」,其實就是出動軍隊保護停泊在屯門的海舶,以防備滿布沿海的海盜劫掠。綜合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屯門在盛唐時期的中外海路貿易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以外港的地位為廣州的水路運輸提供無可替代的支援。屯門曾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港口。
香港地區歷史悠久,但「香港」作為地名出現在史籍中卻比較晚。根據澳門及廣東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迄今為止,已發現的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是明朝萬曆十九年(1591年)宋應昌所著《全海圖註》一書。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香港的位置在今香港仔一帶。
明朝萬曆十九年(1591)宋應昌所著《全海圖註》一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首次出現「香港」這個地名。
「香港」這一地名的出現和發展與其依山傍海的自然環境有關,更與英國侵佔香港地區的歷史息息相關。至於最早出現在我國古籍中的香港地名屯門,其歷史內涵尤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