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記
作者:禾素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2023-05-11 12:07

【識港網訊】20年前我離開故里,來到這座世人以為“滿城皆是黃金甲”的城市。到的那天大霧,碩大的飛機從我的頭頂轟隆而過,那一刻,夢里已知身是客。

1.九龍寨城

我的家安在優哉游哉的九龍寨城,舉世聞名的“快城”那急速飛轉的時光,到了這裏便驟然間慢了下來。街上古老的店舖簡樸安靜地存在着,行人都慢慢悠悠地走着、逛着,遇見相熟的,便停下來打聲招呼問個好。

老城內全是6層或6層以下的舊式唐樓,樓層限高,是為了確保香港啓德機場每天的航班能夠安全起降。1994年春天過後,我就住在極具危險色彩的啓德機場附近那條啓德道上,呼嘯而過的巨鳥以及天台的月光便是那些年每天必曬的奢侈品。

幾米說過,在地上畫一群飛翔的小鳥,然後輕輕趴在它們身邊,完成美麗的夢想。我與漸漸長大的兒子,常跑到天台粗糙的水泥地上畫一架碩大的飛機,把整個天台的地盤都給佔滿了。然後,娘兒倆得意地將身體呈“大”字形躺在地上那架虛擬的巨無霸飛機上面,靜候天上的龐然大物掠頂而過。那時的啓德機場,每5分鐘就有一架航班起降,躺在虛擬的飛機上看巨鳥擦著頭皮掠過的感覺,簡直比坐過山車還要過癮。那巨大的引擎聲一次次轟鳴而過,我們的尖叫聲便一次次響起,真覺得那飛翔小鳥的美麗夢想早已在原地被放飛了無數次。

2.港九新界

據說明朝時,香港因轉運廣東東莞一帶盛產的香料出了名,人們便將這個港口稱為香港,意為販香運香之港。香港在明清時期僅是廣東省新安縣東南海口的一個小島。作為中國的屬地,香港歷經朝代更迭,直到大清朝把它租給了英國,從此改寫了香港的歷史與命運。

今日的香港,大致分為香港島、九龍、新界三個區域。港人常說的走遍“港九新界”,說的便是這三大區域。港島區為國際金融文化中心,俗稱富人區,半山、山頂、特首府邸、會展中心都位於此。九龍有着厚重的本土色彩,1997年回歸之後,成了新移民的大本營。新界原住居民較多,大多有田有地,不少客家人於大埔、元朗、上水一帶的圍村居住,若族內添了男丁,有丁便有地,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乃真正的土豪一族。

有趣的是,全港的士披着不同顏色的戰衣服務於不同區域,還有別樣怪趣的花名。新界出租車,俗稱“綠的”或“草蜢”,因車身漆上綠色而得名;大嶼山出租車,俗稱“藍的”“藍燈籠”“藍精靈”,因車身漆藍色而得名,大嶼山出租車只可於大嶼山範圍內營運,包括赤鱲角機場及迪斯尼樂園;最牛的要數1920年便開始使用的市區“的士”,花名“紅艇”或“紅雞”,車身漆為紅色,它的行駛範圍最廣,遍及港九新界。

在香港搭乘計程車別為了手頭輕鬆而把行李全扔後備箱里去,香港計程車的後備箱存放行李需付附加費,每件行李收費港幣5元。倘若你把五大箱八大件全扔了進去,這個後果的嚴重性,你懂的。

3.偶遇明星

走在九龍城街頭,你一定得有超強的自控力和良好的心臟。因為任何一個轉角處,你都極有可能遇見國際巨星或你心儀的明星。Are you ready?

我分別在獅子石道、南角道以及打鼓嶺道見過洪金寶。第一次他走在街的對面,見我在人群中一眼發現了他,洪老爺俏皮地甩了個暖男式的微笑過來,那種溫暖此時此刻依然蕩漾心間。

羅嘉良曾在我家樓下埋頭狠吃一碗牛腩粉,下班經過時,我碰巧在他抬頭的瞬間與他對視,我趕緊捂住嘴巴,總算沒有叫出聲來。估計我的樣子相當搞怪,惹得他一下笑了起來。

我見過關之琳與母親,真是非常漂亮!還見過古巨基在賈炳達道公園球場的宣傳車旁略顯疲倦地站立著。最興奮的一次,莫過於跟友人在金不換泰國餐廳用餐,竟然遇見方中信、爾冬升以及一位知名導演,更為意外的是,他們就坐在我們旁邊那桌。躊躇了整整一晚,沒用的我最終也沒好意思前去索要簽名或者合影留念。

傳說中的發哥周潤發常常在九龍城那些古老的街道間找尋往日味道。據說有間出口轉內銷、價廉物美的大碼成衣店,貴為國際巨星的發哥和太太常會去幫襯生意。那次我見到身為攝影發燒友的發哥頭戴漁夫帽,站在打鼓嶺道與賈炳達道交界處支着三腳架拍照。高大健碩的他身邊圍滿了路人,他拍他的風景而人們拍他微笑的樣子,發哥對周圍人充滿善意,拍照間隙還不時和旁邊的街坊說幾句話。我在不遠處凝望着這位蜚聲中外的國際巨星,他樸實而優雅,溫情而厚重,是位真正的紳士。

4.傳統美食

九龍城素以老字號和眾多受歡迎的食肆而馳名。

義香豆腐,這間有着50年歷史的老字號豆品店,由陳氏兄妹主理。大哥陳汝新日磨五六十斤黃豆,每天下午一點用古法磨豆,兩點半出品五大桶豆花,要吃新鮮滾熱的,此時最佳。

妹妹彩鳳與我熟稔,每次經過義香她都會扯著粗嗓門狠狠地吼我一嗓子。在網上不時會看到網友評論義香有個總是粗聲粗氣地待客的女人,我會忍不住笑上半天。請不要怪彩鳳粗魯無理,也不要以為她在呵斥你,信不信她天生就那樣?20年來,我就見過她有兩種表情:粗聲吆喝和大聲笑罵。最佩服的是彩鳳總能保持忙而不亂,又煎又炸又煮,又搬又抬又舉,有客人吃了N多種食品叫埋單,她眼都不眨,一面收拾一面準確地算出價錢,你服不服?

兒子亦是義香的忠實粉絲,從剛會走路到現在1.85米的個兒還總愛跑去買碟煎豆腐、碗仔、翅凍、豆花什麼的過足嘴癮。

時至今日,義香豆腐已是香港唯一一家仍然使用石磨、明火來磨制豆製品的店舖。在香港這個以速度著稱、以效率為重的現代化城市,有一些人,還在堅持傳統食品,還在堅守原有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氛圍,實屬不易。

前段時間與朋友在和中環“高大上”的寫字樓一街之隔的小巷子里,試吃了三家傳統老店。麥奀記雲吞面,“麥奀”的“奀”意即不大,食物皆用懷舊小碗小碟裝載,分量奇少,但每一口都滋味無窮;九記的咖喱牛腩好得實在沒話說,包你吃過還想來;新景記魚蛋河是家屹立結志街60多年的老店,老闆說業主為了逼租戶搬遷便狠命加租,從原來的每月四萬猛地加至十萬,如今只能做一天算一天,等到合約到期,便從此不再經營了。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伯,手托一盤自家樹上摘的緬桂花,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顯得有些徬徨無助。見我駐足,他忙說花是自己在大埔山上種的,姑娘你買兩把吧?我手執清香的緬桂花,回望夜色中白頭的賣花老人,他布滿溝壑的臉像地圖一般刻寫著鬧市中的香港那些不為人知的隱情,他的身後,正竪立著一塊著名的街道名牌—皇後大道中。

香港沒有時間回望自己尷尬的身世,也沒有餘力去平復歷史滯留的憂傷,她一直以快速的節奏追趕着瞬息萬變的世界潮流。當你在喧囂鬧市中驀然回首,城市一角多少還留有些許歷史。那裏面依稀可見傳統中國的身影,它們正無言地述說著香港獨有的美麗與哀愁。

幾日前我去九龍城街市大排檔叫了份地道的港式下午茶餐,大排檔四圍牆面上的懷舊街景,看起來依稀是一些認得的老面孔。此時,沒有碩大的飛機從我頭頂轟隆而過,這一刻,夢里不知身是客。

個人簡介
 
禾素,本名方思入。著有散文集《風中的蔓勒梗》、長篇紀實文學《春天里的人們》、詩歌合輯《香港十詩侶》。於海內外報刊雜誌發表作品百餘萬字,曾獲中國當代散文獎、《民族文學》2016、2019散文年度獎、冰心散文獎等。現居香港。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香港作家聯會理事,香港女作家協會副主席,香港散文學會會長,中國新華書店“全民閱讀活動推廣大使”,雲南省德宏師專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marvin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