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新闻素养应被纳入公民基础教育
來源:橙新闻    2022-05-19 09:19
新闻素养不应再局限为专业新闻工作者,更应转变为全民知识与核心能力,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

【識港網訊】假新闻为什么存在,又为什么会拥有巨大的市场效应?从心理上分析,假新闻无非三种用途:直接对受众有用,给别人用,被人利用。比如有学者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在2016年竞选成功,靠的就是假新闻,符合“别人用”与“被利用”原则。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张田田在本文中就探讨了“误导信息”背后的意图性。而我们在面对数字时代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的信息潮涌中,需要学习辨别假新闻的能力,所以新闻素养也应成为公民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编者

张田田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关于假新闻的报道实在是一次次挑战人们的想象极限,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

一场“数字淘金热”背后的丰厚收益

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人口不足五万的南欧马其顿的韦莱斯小镇,这里的人均月工资仅350欧元。

2016年,这个瓦尔达河畔的平静小镇却经历了一场令世界震惊的“数字淘金热”:小镇青年们在美国大选期间推出了100多个关于美国政治的网站,源源不断地制造和发布亲特朗普、具有强烈煽动性的假新闻:“教皇方济各支持特朗普竞选总统”“怀疑希拉里邮件门的FBI探员疑似被谋杀”“希拉里给恐怖组织ISIS出售武器”……在特朗普支持者的积极扩散中,这些耸人听闻的假新闻泛滥于社交媒体,对美国的选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然而,小镇青年们却不以为意:他们并不关心美国政治或选举结果,其目标在于生产有争议的内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病毒式”分享,并通过假新闻中所植入的数字广告获得丰厚收益。他们并非特朗普的支持者,只是利用钓鱼网站将特朗普粉丝的狂热转化为自己的球鞋和名表。

看到这儿,您或许正庆幸我们尚未成为这个暗黑产业的目标市场。然而,屡屡被国内媒体曝光的“洗稿”“做号”“内容农场”其实早已敲响警钟:假新闻的产业链正在我们身边悄然生成。写手们通过抄袭、拼贴、伪原创等方式低成本、快速地生成大量低质量内容,再借助各种平台、网站渠道分发出去,获得大量流量,赚取广告分成。为了加快内容生产速度,他们几乎无暇顾及内容的真实性;为了流量及其背后的广告收益,更不惜制造各种故弄玄虚、无中生有、哗众取宠的“标题党”,甚至通过捏造不实信息制造所谓的“热点”“爆款”文章。在这样的产业驱动下,各种谣言、阴谋论、假新闻顶着“10万+”的光环肆虐网络,混淆视听。

误导信息与虚假信息的区别

上述关于假新闻的新闻不由得让我们反思今日之信息环境和秩序:在算法主导和“流量变现”的商业逻辑的推动下,误导信息(disinformation)在假新闻总量中占据日益显著的比重。所谓误导信息,是相对于一般性的虚假信息(misinformation)而提出的。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信息背后的意图性。虚假信息,指涉的是那些出于偶然、疏忽等“诚实的错误”无意中散布的不准确信息;而误导信息,则是出于特定的政治或商业目的、故意散播的不准确或受操纵的信息。无论是最近乌克兰危机中的信息战、还是上文提到的马其顿假新闻产业,都足以让我们认识到,这种基于特殊利益驱动并得以机构化、系统化生产的误导信息已经严重污染和高度扭曲了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

当我们身处如此杂乱失序的信息环境之中,如何做出理性的甄别、选择和判断?学者们尝试开出各种药方:媒介素养、新闻素养、信息素养、数字素养、事实核查……这些药方的有效性也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2021年的最新实验结果就表明:将新闻素养干预和事实核查结合起来,的确可以有效纠正网络上的错误信息。各式各样的素养药方看似复杂,其实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以一种有意识的、批判性的方法来理解、评价和判断信息环境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之上,每个概念又各有侧重,互有差别。

比如,“新闻素养”是指“个人能够确定新闻及其他内容的可信度,识别不同类型的信息,并使用权威的、基于事实的新闻标准来决定信任、分享和采取行动的能力”。一个具备较高新闻素养的人,应该理解新闻对于社会、政治和个人的影响,了解新闻内容在今天的媒介生态中如何被生产和消费,理解媒介化的现实与真实世界的差别,并懂得如何找到可靠和准确的事实信息来源,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这些知识和能力应该为数字时代的每一个人所掌握,因为这是我们在当下复杂变幻的信息海洋中应对各种浅滩暗礁的必备工具。

新闻素养应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

事实上,在不少国家,相关的素养教育都已经被纳入大学甚至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甚至实现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办了首个新闻素养研究中心,率先为美国大学生开发了新闻素养课程。而在K12阶段(幼儿园至高中),媒介素养教育则被整合在语言艺术与传播艺术课程、社会性质的研究课程、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美术与表演艺术课程之中;在英国,除了学校提供的课程,媒体机构也承担了“打假”的社会责任,深度参与到新闻素养教育之中:2018年,BBC直接派遣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奔赴全国1000多所学校举办讲座和论坛,与学生面对面互动,让学生熟悉新闻的“生产过程”,了解假新闻的类型。此外,BBC还在网站上发布了新闻编辑总结的“辨别假新闻攻略”。

芬兰在欧洲媒介素养指数调查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他们打击假新闻的秘密武器正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媒介素养教育。芬兰不仅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家课纲,更在2019年增订“国家媒体教育政策”,目标就是培养从幼儿到老人所有年龄段国民的媒介素养。在学校之外,图书馆、文化中心、博物馆等社教机构都是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场所。

相比之下,我国的新闻素养教育的确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台湾地区在2002年公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香港也在2005年推行的英语新课程及2007年推行的中文新课程中加入了媒介素养的相关内容,但大陆目前尚未有大规模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的媒介素养或相关课程也主要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设,并未发展成为通识课程。显然,当前我们所提供的新闻素养教育实在难以应对信息生态变迁所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数字时代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的信息潮涌,新闻素养不应再局限为专业新闻工作者应掌握的职业知识和能力,更应转变为全民知识与核心能力,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

延伸阅读

《盲从与叛逆:

从众、反从众行为与决策的智慧》

(英)米歇尔·巴德利 著

丁旻仲夏 译

中信出版集团·灰犀牛

2019年5月

骚动的少年、混乱的股市、宗教恐怖主义的蔓延看起来没有任何共同点,其实它们都是受同一种人类本能所驱使的——从众、追随和模仿他人的倾向。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群体选择往往缺乏适应性。信息在全球的闪电传播导致了群体意见的快速转变。这一反转的结果是,带来了投机性的经济泡沫、对科学家及其他专家的非理性诋毁、如地震般的政治逆转等。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