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飄香,明月高懸。應香港南區邀請,2025年10月6日中秋節當天,深圳市福田區組織英歌舞隊參加於香港仔舉行的中秋舞火龍盛會活動,開展社區文化交流活動,以獨具特色的非遺表演為香港市民送上節日祝福,展現深港文化同源、民心相通的深厚情誼。
據悉,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也是著名的文化和旅遊區。作為香港重要的傳統節慶活動,香港仔中秋舞火龍盛會凝聚着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香港的火龍舞與深圳南澳舞草龍同出一脈,最初為海上疍民為祈求風平浪靜、漁獲滿倉而舉辦的祈福活動,人們以劍草紮龍,在龍身上插滿點燃的香火,舉動舞之,最後舞到海邊化之,意為「龍歸滄海」,是為大吉。儀式現場,火龍及「火珠」由禾草紮成,上面插滿香火,巡遊隊伍由旗鼓隊打頭陣,由香港仔中心廣場出發作「蟠龍出洞」及「打龍餅」,然後由南寧街開穿梭於香港仔各主要道路,再前往華富邨。
10月6日晚,香港仔街區燈火璀璨,鑼鼓喧天,傳統火龍隊,學生青年夜光龍隊、LED龍及燈籠隊伍,英歌舞隊等巡遊隊伍穿梭涌動,浩浩蕩蕩,熱鬧非凡,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駐足喝采,共迎中秋團圓之夜。
香港南區各界聯會理事長陳南坡對福田交流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感謝福田區連續兩年以高水平非遺項目支持南區文化活動。他指出,火龍與英歌雖源自不同地域,但都承載着中華民族祈福納吉、團結奮進的文化內核,這樣的交流切實增進了深港社區之間的情感認同與文化共情。
「今年8月16日,2025第八屆深港社區文化交流活動在深圳市福田區舉行,香港南區的近40名代表走進福田,先後參觀了深圳深業上城綜合體黨群服務中心及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活動中南區代表現場發出邀請,約定中秋節『再相聚』。」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福田區積極發揮區位優勢,全方位推進與香港在各領域的融合互動。在文化方面,自2015年起連續多年舉辦「深港社區文化交流活動」,涵蓋文藝展演、非遺互動等多種形式,成為深港基層往來的重要載體。
活動中,來自深圳的潮人之家·深圳市潮搏英歌隊再次亮相香江。深圳市潮搏英歌隊是福田區第十批非遺項目「英歌(潮陽金浦派系英歌)」的優秀傳承群體,由一批熱愛傳統文化的深圳青年自發組建,致力於潮汕英歌舞的傳承與推廣。隊員們步伐鏗鏘、槌聲響亮,以整齊雄健的舞姿,展現英歌舞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集武術、美術、舞蹈等藝術形式於一體的英歌舞表演起來十分精彩,獨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陣法及數十舞者的默契配合,讓整場巡演恢宏壯觀、氣勢磅礴。香港傳統火龍與潮汕英歌舞同場展演,不僅是非遺項目的精彩呈現,更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的生動寫照。在文化自信日益增強的今天,深港兩地通過民間節慶共融共享,有效促進了文化傳承和民族團結,展現出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的人文根基與精神紐帶。
不少香港市民表示,去年欣賞過英歌舞后印象深刻,今年特意提前等候。亦有去年未能到場的居民專程前來,一睹傳統英歌的風采。巡遊沿途,喝采聲與掌聲不斷,生動體現了兩地民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熱愛與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