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10月10日,第13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新聞發佈會在佛山舉行。這是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首次落地廣東省,主會場設在佛山市,並將於10月16日在佛山市開幕。
中國文聯、廣東省文聯、佛山市政府、禪城區政府等相關負責人出席發佈會,介紹藝術節總體情況、活動安排與亮點特色。
據瞭解,來自五大洲13個國家的藝術團體,以及中國粵港澳臺聯合藝術團、佛山本地藝術團將共同參與本屆藝術節,打造一場兼具國際視野與嶺南特色的文化盛宴。
五大洲13國藝術團體來粵
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大型國際民間文化交流活動,以「國際性、民族性、民間性、群眾性」為特色,為各國藝術家搭建起平等開放的交流平臺。自1990年創辦以來,藝術節已成功舉辦12屆,累計邀請五大洲68個國家173個外國藝術團參演,已成為我國對外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本屆藝術節以「跨越山海 共向未來」為主題,「山」象徵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與文化多樣性,「海」體現開放包容的姿態與源遠流長的絲路歷史。
來自哥倫比亞、美國、埃及等五大洲13個國家的藝術團體,以及中國粵港澳臺聯合藝術團、佛山本地藝術團共500餘人一同參與本屆藝術節,將為觀眾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本屆藝術節亮點紛呈。中國文聯國際聯絡部主任於海琳介紹,今年恰逢中國與塞爾維亞建交70周年、與菲律賓建交50周年、與哥倫比亞建交45周年,特邀三國藝術團體登臺,譜寫中外友好新篇章。
此外,本次藝術節上「非遺瑰寶」集中亮相,格魯吉亞阿紮爾舞、毛里求斯塞卡舞等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斯里蘭卡珍寶舞蹈學院、西班牙拉斯羅薩斯青年舞蹈團等青年藝術團體,將展現青春風采與未來希望。
藝術節將聯動秋色巡遊
作為首次在廣東舉辦的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本屆藝術節在佛山舉辦的活動豐富多彩,包括開幕式演出、秋色巡遊、基層巡演、中外藝術家大聯歡。
佛山市副市長文曦介紹,其中一大特色是「彰顯嶺南,煥發新韻」,推動藝術走進基層、融入城市肌理,實現「國際藝術」與「嶺南風情」的深度對話,外國藝術團隊將與本土原創歌舞劇、龍獅匯演、非遺舞蹈等連袂獻藝,展現佛山從「製造名城」向「文化強市」的華美轉身。
此外,藝術節還將與佛山秋色巡遊聯動,通過「定點展演+巡遊互動」的形式,實現國際藝術與佛山非遺的沉浸式對話,讓嶺南傳統民俗、國家級非遺盛事走向國際。
佛山市文廣旅體局二級調研員張遠征介紹,今年秋色將突破單一觀賞參與模式,以「歎」為創意核心,串聯「好看、好吃、好玩、好逛、好彩」體驗維度,打造一場兼具傳統韻味、國際視野與全民溫度的秋日文化盛宴。
除主體活動外,藝術節還設置豐富配套活動。佛山市文聯黨組書記張紅兵介紹,藝術節期間將在禪城區博物館舉辦佛山特色民間藝術精品展;在星光薈美術館舉辦「致敬與蝶變」石灣陶藝作品展;邀請陶藝家共同設計製作戶外永久藝術裝置,並將裝置放置於公園等公共場所等。
外國藝術團將赴多城巡演
據瞭解,本屆藝術節還將組織藝術團於10月20日至21日分組分赴深圳市、珠海市、東莞市進行巡演。
廣東省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高景海介紹,西班牙、南非、新西蘭、英國、斯里蘭卡、格魯吉亞等6個外國藝術團將到深圳,在寶安區西鄉會堂,以及前海石公園—歡樂港灣—十五運會場館進行演出和文化交流巡遊。
美國、埃及、菲律賓等3個外國藝術團和中國港澳臺地區的藝術團將赴珠海市,在珠海大劇院外廣場安排快閃活動和室外演出;在圓明新園采風,與市民進行互動。哥倫比亞、毛里求斯、荷蘭、塞爾維亞等4個外國藝術團赴東莞市,在道滘鎮粵暉園門前廣場舞臺室外演出。
禪城區委常委周旭表示,禪城堅持以「文化為根、產業為脈、民生為本」為基本發展邏輯,扎實推進嶺南文化中心建設。作為藝術節的「主場地」,禪城將以此次盛會為重要契機,將國際藝術交流與本土文化傳承深度融合,持續以文化賦能城市發展,讓「千年佛山 煙火嶺南」的城市IP更加閃亮。
這場跨越山海的藝術盛會,不僅是世界文明的聚會,更是佛山文化的亮相,將為中外民間藝術交流搭建優質平臺,奏響文明互學互鑒、美美與共的和合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