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在韶關丹霞山景區,不僅白天能看風景,晚上還可以看一場山水實景光影秀;在河源萬綠湖,純電動新能源遊覽船和低空旅遊項目讓旅行充滿「科技範」;在潮汕地區,古城遊和非遺表演受到遊客追捧……國慶中秋假期,廣東各地依托地區文化特色和旅遊資源,文旅市場持續火熱,假期經濟動能強勁。
青山綠水間暢享「生态遊」
粵北地區風光秀美,各個景區遊人衆多。
在韶關,入夜的丹霞山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的烘托下,顯得更加絢麗多彩。「赤壁丹崖上好似浮雕活了過來,就像看3D電影,有一種在畫中遊的感覺!」來自廣州的王女士站在夜遊丹霞山的遊船上,拿着手機不停拍攝。
國慶期間,丹霞山景區推出「萬古丹霞」大型山水實景光影秀,成爲粵北生态遊中的驚豔一筆。光影秀以丹霞山5公裏山水實景爲幕布,以粵繡紋樣、嶺南畫意爲視覺語言,在近岸、遠山與崖壁間鋪展出七大場景,打造集燈光、投影、非遺表演于一體的沉浸式夜遊。假期前4天,丹霞景區接待遊客18.6萬人次,人氣高居韶關榜首。
湖光山色的河源萬綠湖,今年國慶中秋也有不一樣的文旅體驗。
10月6日,王女士一家三口從深圳來到河源度假,登上「深河01」号遊船,觀賞萬綠湖生态之美。這艘遊船可不一般,是國慶前剛剛通航的新能源遊船。相較燃油船,「深河01」号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8噸,節約燃油消耗近10噸。王女士感慨,航行于碧波間,不留半點污染,這是一艘「生态之舟」,是科技賦能文旅的真實寫照。節假日期間,不少遊客搭乘直升機俯瞰萬綠湖美景,并在基地了解飛行器相關知識。假期前5日,萬綠湖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2.83萬人次,同比增長11.02%。
清遠連南,在梯田裏抓魚、賞瑤族風情,多樣的風景讓遊客沉醉其間。2日上午,在三江河畔舉行的第十一屆瑤排梯田稻田魚文化季系列活動上,遊客卷起褲腳,在瑤寨梯田體驗抓魚之樂。隻見稻田裏稻穗金黃,遊客手腳并用在稻田的泥水裏搜尋,不時抓到一條條鯉魚與鲫魚,現場一片歡聲笑語。來自佛山的遊客王瑤說:「這裏自然風光優美,瑤族風情獨特,我們看了千年瑤寨,參加了梯田音樂會、篝火晚會和稻田抓魚,不虛此行。」
連州的瑤安瑤族鄉充滿濃郁的瑤族風情,洛神谷景區假期内吸引數萬遊客前來觀光。該景區将瑤族元素融入森林景觀設計,「黛瓦黃牆牛角檐」與山林相映成趣,打造出森林徒步、生态研學、瑤繡文創等旅遊新業态。
清遠漂流項目也很受歡迎,清遠古龍峽景區假期前4天接待遊客7.68萬人次,同比增長20%。清遠長隆推出了豐富的文旅節目,白天有動物遷徙表演、蒸汽小火車,夜晚有溫泉療愈和主題故事會。據移動大數據監測,國慶前4天清遠累計接待遊客同比增長28.49%。
古城遊非遺遊熱度不減
粵東地區非遺民俗、古城老街等旅遊資源豐富,古色古香的街區、精彩的非遺表演等,爲假期文旅增色添彩。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潮州古城内的遊客驚喜地發現,一場以韓江爲畫布、以廣濟橋爲舞台的文旅大秀拉開帷幕。随着潮州大鑼鼓韻律響起,16名鯉魚舞演員在橋上翩然起舞,數艘燈船從江心緩緩駛過,船上民樂悠揚,「府樓猴」形象的人偶和漢服演員在船上揮手緻意。
活動主辦方潮州文旅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一場夜間非遺文化秀,更是推動潮州旅遊從「過境遊」向「過夜遊」的關鍵一步。
随着夜色漸深,古城各處悄然綻放更多文化景緻。鎮海樓新開「夜遊」模式,遊客穿梭于「藝、景、器、集」四大展區,打卡古今交融的體驗。在府城英歌舞體驗館内,遊客上台耍英歌槌,體驗傳統藝術魅力。
在汕頭,全市景區、文化場館推出超200項文旅活動,涵蓋非遺、民俗、文化展出等,爲遊客奉上豐盛的文旅大餐。
在汕頭國際會展中心,一連舉辦7天的華夏民俗文化周暨潮汕民俗文化博覽會全景式展現潮汕文化。博覽會上,沉浸式民俗互動劇《潮汕人的一生》濃縮展現一名潮汕人生命中7個重要節點(出生、入學、金榜題名、結婚、祝壽等)的禮儀民俗。
在小公園開埠區、龍眼南路等汕頭網紅景點,非遺表演已成爲節假日的必看項目。英歌舞、舞龍舞獅、二十四節令鼓等潮汕民俗演出輪番上演。其中,機器人AI英歌舞融合傳統與創新,表演别具韻味。
汕頭潮陽還參與錄制2025年大灣區非遺中秋晚會,吸引衆多遊客觀看,整場晚會于6日中秋夜在電視上播出。晚會上,實力唱将與運動健兒紛紛登台獻藝,并集中展示英歌舞、笛套音樂、潮陽剪紙、潮劇等10餘項非遺項目。
千年古城煥新顔,粵東古邑揭陽古城國慶迎來文旅熱。在學宮廣場,英歌舞、潮劇唱段、舞龍舞獅等惠民演出傳承千年潮韻;在中山路騎樓街區,「修舊如舊」的連片拱廊、精美的雕花灰塑重現昔日風貌,成爲遊客打卡的文化新地标;街區内老商号「南華昌」「許盛利」「陳協興」等重迎賓客,激活了老城商業的新生機。據統計,國慶前5天,揭陽古城累計接待遊客突破50萬人次。
「撒鹽了!」随着一聲響亮的吆喝,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将粗鹽抛向窯頂,噼啪爆鳴聲中,火苗驟然竄高,映紅了村民和遊客的臉龐。6日中秋夜,潮汕各地的燒瓦窯民俗增添了節日氛圍感。在潮州楓溪鎮湖廈村,一座7.5米高、直徑3.3米的瓦窯塔在月光下矗立,迸發出震撼的火光。據介紹,燒瓦窯起源于古時驅蟲祈福,也有一說起源于抗擊外來侵略,該習俗在當地傳襲已久,瓦窯也由村民集資捐建。
在汕尾,「非遺+體育」成爲國慶文旅的亮點。3日,2025年汕尾市鎮街足球超級聯賽開賽。賽前,英歌舞、麒麟舞隊員們在綠茵場上表演一次攻防大戰,英歌舞隊員擺開防守姿态,麒麟舞隊員施展靈動身影帶球突破,「非遺足球」給遊客留下深刻印象。國慶期間,汕尾陸豐「文明集市」在陸豐碣石鎮玄武山旅遊區火熱舉行,現場設置非遺展示區,中秋夜推出魚燈舞、醒獅、漁歌等表演,文化韻味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