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當地時間9月1日下午,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倫敦演出第4場。返場謝幕後,主創團隊與特邀嘉賓及觀眾「演後談」。
如何在舞台上重構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角色?創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演員「過招」時如何避免受傷?對於大家的踴躍提問,《詠春》主創耐心解答,一一「揭秘」。
當天,在香港藝術節前行政總監何嘉坤的主持下,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舞劇《詠春》編劇馮雙白,總編導韓真、周莉亞,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詠春》「葉問」扮演者常宏基,深圳歌劇舞劇院特邀首席舞者、《詠春》「導演」及「八卦掌掌門」扮演者張婭姝,《詠春》執行編導、「太極拳掌門」扮演者張振國,《詠春》執行編導、「螳螂拳掌門」扮演者何俊波齊齊亮相。國際知名製作人、前職業舞蹈家、阿庫漢姆舞蹈團公司創始人和製片人法魯克·喬杜里,國際知名編舞、歌劇導演、電影翻譯蔡敏儀則作為特邀嘉賓出席。
雖是倫敦舞蹈界的代表性人物,但法魯克·喬杜里對東方底蘊濃厚的舞台作品興趣濃厚,不久前他與中國詩人余秀華合作的舞劇《萬噸月色》在倫敦上演,引發網絡熱議。此次《詠春》來深,法魯克·喬杜里一早便已「二刷」,在他看來,《詠春》是創意、故事、燈光、舞美、音樂、表演、服裝等一切因素完美的結合,讓觀眾體驗到人生的苦難與美麗。尤其《詠春》舞武融合的精妙令人驚嘆:「編舞行雲流水,將舞蹈的柔美與武術剛勁結合得天衣無縫。最為突出的例子就是八卦掌的表演,這一段動作與音樂的結合非常美妙,讓觀者深刻體會到舞者的身體內正在進行着一場風暴。」
法魯克·喬杜里也拋出了自己的疑問,「葉問」是中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如何在舞台上重新構建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角色?對此,韓真表示,《詠春》是一個關於愛和熱愛的故事,對英雄、對朋友、對正義、對理想的熱愛,舞者在表達人物時,更多的是從豐富而立體的多面去表達中國人對理想、追求、英雄的理解。
在自由問答環節,被觀眾提問創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韓真、周莉亞回答道,最大的困難在於舞武結合,為此專門找到了武術非遺傳承人,演員們學習了1年。
至於大家最好奇的演員在「過招」時如何避免受傷?周莉亞也現場「解密」,在她的建議下,於觀眾期待的目光中「葉師傅」常宏基、「螳螂拳掌門」何俊波現場表演了「過招」。常宏基解釋說,武打戲動作中運用了現代舞、跑酷等技巧。「我們只是點到為止並沒有真的打起來。」常宏基笑着說。他還「劇透」稱,「摔地」的動作其實有用手做支撐、輔助並沒真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