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8月5日,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河套規劃》)印發一周年到來之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才驛站(河套)在長富金茂大廈二樓正式啟用。當天,法律、政務、創新創業、休閒閱讀、人才安居、會議服務等6個服務分站同步啟用,構建起「1+N」國際人才服務載體矩陣,打造「人才過河第一站」。
《河套規劃》明確提出「建設國際科技人才綜合服務平台,提供國際人才引進一站式服務」。一年來,河套的人才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河套國際人才驛站的啟用標誌着「國際創新人才港」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呂堅,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秦嶺,廣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滿新程,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楊紅山,深圳市福田區委書記、河套發展署黨組書記黃偉,深圳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人才工作局局長羅冰,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閔曉波,河套發展署副署長黎慧來等參加驛站啟用儀式。
活動現場,楊紅山在致辭中表示,今年初,廣東省委人才辦牽頭部署、省人社廳積極推進,發揮香港、澳門,以及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區位優勢,布局建設「2+4」國際人才驛站。楊紅山寄語驛站要立足灣區,成為展示灣區人才生態「橋頭堡」;聯通粵港,成為深化人才交流合作「中轉站」;連結全球,成為提供人才服務保障「示範點」。
「我們按照『建設國際科技人才綜合服務平台』要求,精心籌建,國際人才驛站『從無到有』,成為河套人才服務『新名片』。」福田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浚現場表示,作為構建河套人才優質「生態圈」的又一重要舉措,河套國際人才驛站的目標定位是「人才過河第一站」,將為人才、企業「一站式」提供包括人才認定、出入境、國際互聯網、會議服務、住房保障等在內的多項服務,同時也將與今年5月啟用的人才驛站香港站進行服務聯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真正成為廣大人才實現夢想、安放身心的「港灣」。
現場還為呂堅院士、秦嶺院士、深圳鯤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王少軍、西門子能源(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作智等8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河套傑出人才頒發了「福田英才」證書,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內的卓越貢獻。據悉,《河套人才認定管理辦法》於今年印發實施,全國首創了「成就制+積分制+舉薦制」綜合性人才評價體系。
「1+N」國際人才服務載體矩陣,打造10分鐘半徑國際人才服務圈
河套國際人才驛站採取「分布式建設、綜合性服務」的模式,在河套合作區內構建了「1+N」國際人才服務載體矩陣,打造10分鐘半徑國際人才服務圈。其中,「1」指河套國際人才驛站主站,承擔人才招引、政策宣講、人才安居、國際互聯網訪問等功能;「N」則包括多個國際人才服務特色分站,目前包括政務服務分站、法律服務分站、創新創業服務分站、休閒閱讀分站、人才安居服務分站、會議服務分站等,形成覆蓋廣泛、功能齊全的服務網絡。
亞洲抗衰老及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王雪萊院長對驛站充滿期待,她認為,驛站為研究中心提供了高效的人才引進、培育、服務平台,能夠更迅速更便捷地識別和觸達合適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五月,在廣東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的統籌布局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才驛站(香港)正式啟用。隨着河套國際人才驛站正式啟用,粵港深度聯合服務人才進入了新階段。
連結多元服務,打造「人才過河第一站」
據介紹,河套國際人才驛站(一期)面積雖僅有數百平米,但其背後連結了福田最好的專業機構資源,可為人才、企業「一站式」提供多項服務,保障人才能夠便利地創新創業和居住生活,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廣大人才實現夢想、安放身心的「港灣」。
據了解,該驛站特色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河套「入境易」,為符合條件的入境人才提供工作許可、簽證等代辦服務,為短期交流的境外人才提供旅行簽證代辦服務,並為頂尖人才提供便捷出入境服務。信息「全球通」,通過專設國際互聯網終端及連結國際科技論文數據庫等方式,解決國際人才與境外科研合作者聯繫不暢的問題。人才「極速配」,接入全球科技產業人才信息應用平台,實現人才與崗位的高效匹配。引才「聯絡站」,設立共享辦公室,作為境內外名校、科研機構、港澳人才協會等機構組織在深聯絡點。
此外,驛站還提供了多項基礎服務,包括設立廣東省「人才優粵卡」申辦專窗、服務專員辦、人才成果展、「過河者說」以及生活「幸福吧」等,全面覆蓋了國際人才的工作與生活需求。
福田區將以驛站啟用為新的起點,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核心區,努力把對人才的禮遇、尊重和愛護,鐫刻在每一條政策制度、每一項服務舉措中,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環境,讓更多人才在河套這個特別的舞台上,發光發熱、演繹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