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除政府間的緊密聯繫外,民間交流合作對實踐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目標非常重要。日前,「粵港澳大灣區坪山生物醫藥前沿學術論壇」在深圳技術大學舉辦,來自香港、深圳、廣州、江門等大灣區城市的產學研代表聚首一堂,分享在生物醫藥方面的研究課題和成果,互相切磋,體現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在中醫藥方面。
參會代表包括來自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技術大學、江門五邑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等專家學者,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主席盧毓琳教授和香港中醫藥生物科技聯會會長詹華強教授也出席了論壇,並分別作出重要報告。參會人士在深圳技術大學藥學院院長賀震旦的帶領下,參觀校園及各項設施,了解藥學院如何糅合學術與職業培訓於一體,面向市場的實際需要。
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主任詹華強教授表示,來自大灣區各院校的專家學者和產業界人士,在分享過程中產生重要的科研信息流,互相吸收經驗,發掘新思維,提升研發水平。對大灣區來說,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研究成果轉化成為經濟效益,從學術研發的鏈條銜接到產業鏈上面去。這不但可以帶動城市的經濟發展,同時也達到學府和科研人員的可持續性,增強學術研究的經濟支撐,產生互補及疊加效應,服務於國家科教興國的整體目標。要產學研的鏈條發揮作用,各地政府必須大膽投放足夠研發資源,吸引大量人才,為成果轉化大膽提供更有利條件。
出席並主持論壇開幕的香港中醫藥生物科技聯會常務副會長黃炳逢接受訪問時指出,國家把科技與創新提升到史無前例的高度,全國各地積極開展大大小小、方方面面、不同層次的研發項目,從課題、範圍、深度、資源、形式、人才、體系等方面百花齊放,全國體量龐大,如果能總結經驗,適當加以優化和規範,必定能從量變到質變,在各個科技關口取得種種突破。這方面的成果也逐漸顯現。
黃炳逢表示,壓止國家發展的某些國家在科技方面圍堵得越厲害,國家突破瓶頸的決心就越大。只要凝聚全國力量,在正確的方向和政策下,更頂尖的各項科技水平指日可待。他說,幾十年來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正是為今天發展建立堅實的基礎。在深圳技術大學成功舉辦本次學術論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的大力發展,加深灣區各地產學研合作,服務于大灣區新藥創制與大健康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