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輸入」胡同
來源:橙新闻    2024-04-01 16:34

【識港網訊】又在三月之時出差來到北京。幾年沒來,倒絲毫沒有陌生感的隔閡。置身京城一景的胡同之中,撲面而來的市井氣依舊與記憶中的沒有太大差別。一時興起,琢磨起北京的胡同名,突然覺得頗為有趣,不少還略顯奇葩。

比如,漫步後海附近,赫然所見「劉漢胡同」,會下意識地捋一捋額前留海。其實,胡同名跟頭髮毫無關係,相傳是與人名「劉漢」有關,至於此乃何許人也,已無從得知,後來由於口語發音近似,便演變成如今更顯生活化的「劉海胡同」。

也是有年出差在北京,與當地「土著」朋友約在牛街吃飯。依手機導航「按圖索驥」抵達,一抬頭,發現路燈桿上高懸寫有「輸入胡同」四個大字的路牌。互聯網時代,幾乎天天都要輸入密碼、手機號、個人賬號,現實場景裡突然出現「輸入胡同」,令人彷彿站在時空隧道口,生出二次元之感。

相傳,這裡早年間是北京牛肉集散地,牛鍋房林立,因此得「熟肉胡同」一名。民國時期對地名作雅化,取諧音變成「輸入胡同」。「輸入」,有對外貿易的「進口」之意,在當時已顯出新潮。不過,胡同原本的建築在二十多年前已在拆遷改造中遭拆除。

 

陸小淑專欄--輸入-胡同

 

但令人欣慰的是,胡同的美食香味依舊繚繞。僅僅三百米的路邊,十幾家餐館、熟食店、髒攤兒,一個接一個。咬一口溢出熱湯汁的牛肉包子,相得益彰的茴香肉餅,軟糯的炸年糕,熱氣騰騰,心生慰藉。

「土著」友人擅長找吃飯地方,聽她鉤沉歷史,如數家珍。原來所謂「髒攤兒」,並非想像中的髒亂差,而是形容地方逼仄、甚至可能連大排檔都算不上的小店或路邊攤,往往幾張折疊桌,幾個小馬扎,就算齊全了。坐着擼串、喝北冰洋汽水,友人感歎「這才是最地道最市井的風味」。

梁實秋曾說,餐桌的禮儀要重視,但不要太重視。人生貴在適意自在,在環境許可時,不妨稍稍放肆。吃的時候,怡然自得,吃完後,飽腹而歸。自食其力,內心坦蕩蕩,還需在意甚麼吃相?

如今的輸入胡同,雖與當年的對外貿易之「進口」再無關聯,但卻能將各色美食放「進口」。如此看來,名字倒不算跑題。

 

陸小淑專欄--輸入-胡同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