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朱元璋生前,費盡心機,為繼位者孫兒朱允炆除去他認為的可能的危險,鋪平道路,然後安然闔眼,深信後繼有人。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此舉,卻是便宜了兒子——老四燕王朱棣。
早在朱元璋大封子嗣的時候,就有個叫葉伯巨的儒士上疏說會導致骨肉相殘的事情。朱元璋大怒,葉伯巨慘死獄中。
藍玉北征歸來,以其觀察發出警告說燕王懷有不軌之心。後來藍玉被朱元璋滅族了。
再後來,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
再再後來,朱棣起兵,以「靖難」為名,攻下當時的都城南京,登基稱帝。
「靖難之役」示意圖
事實證明,朱元璋在為孫兒除去危險的時候,也除去了保護他的人,以致在朱棣起兵之時,朱允炆身邊既無謀臣,也無良將,有的只是方孝孺這樣的書呆子,李景隆這樣的紈绔子弟。
事實還證明,朱棣才是朱元璋的完美繼承人。
諺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天生會打洞」,獨夫朱元璋的皇位還得獨夫朱棣來繼承。朱允炆太仁厚,是一個仁厚的君子,做不來一個合格的皇帝—他文不通權術,不知權變;武不懂兵道,不識兵器。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僅四年,有前面太祖洪武帝朱元璋的對比,加之他本人的仁厚,他很得人心。
於是,朱棣破了南京城,滿懷信心進城後,發現他並不受歡迎。迎接他的朝臣不過百十號人,人似乎不少。但是,逃遁而去的,將近五百人,還不包括因為反對他而被抓的、自盡的。更讓他難受的是,這百十號人中,部級(尚書)以上官員僅有一位,副部級(侍郎)只有四位。
這,就很尷尬了。
為了化解尷尬,朱棣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面孔,想要拉攏方孝孺。
方孝孺的老師是宋濂,宋濂也是太子朱標—建文帝朱允炆之父—的老師。建文甫一即位,便即起用方孝孺,二人一拍即合,可謂亦師亦友亦君臣。建文四年所有建樹包括人心向背,可以說都有方孝孺的影子。
方孝孺
此時的方孝孺,隱然是朝野的一面旗子,士林的精神領袖,如果搞定他,將會產生一呼百應的效應。
方孝孺書生氣十足,講打,他不在行,但他有錚錚鐵骨,不怕被打。朱棣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最後,朱棣惱羞成怒,不僅將方孝孺處以磔刑—一種將骨肉或肢體分裂的酷刑,還史無前例地誅其十族。
簡直喪心病狂,不愧是朱元璋的兒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誅方孝孺十族,只是一個開始。太常寺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大理寺卿胡閏、御史大夫景清、太常寺少卿盧原質、吏部右侍中黃觀、監察御史高翔……
南京方孝孺衣冠冢
這些都是正史有記錄的滅族慘案,還有些正史沒有記錄,但其他筆記等有記錄的,還有很多,名字已不能完全統計。僅僅永樂(朱棣年號)朝酷吏陳瑛一人經手就滅了忠於建文帝的大臣數十族。
除了殺戮,朱棣還為大明開了兩個「好」頭,一個是重用宦官。他爹洪武帝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宮中鑄鐵牌,明確規定「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朱棣則完全不理這一套,太監得到重用。此後,明代各皇帝,除嘉靖帝外,幾乎都不同程度受太監影響,甚至很長時間出現太監專權的情形。
另一個則是創設東廠。朱元璋生前,曾設錦衣衛,相當於秘密警察,直屬皇帝指揮,可以繞開正常的司法機關直接辦案。但他晚年接受朱允炆的建議,將錦衣衛邊緣化。建文時期,錦衣衛已無作為。
朱棣即位,不但重啟錦衣衛,還創設東廠,並由太監統領,職權還在錦衣衛之上。
電影《繡春刀》中的錦衣衛
在皇帝的親自領導之下,整個國家開始陷入一種可以繞開司法機關、繞開司法程序的隨意抓人殺人、濫用私刑的恐怖混亂中。系統完備的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形同虛設。
有律條而無法律,有法制而無法治。
吊詭的是,朱棣濫殺,卻滿嘴仁義道德,為自己搞形象包裝。說一套做一套是常事。《太宗實錄》是永樂朝的記錄,錄則有之,實則未必。朱棣可以在他能指揮的人手裏妙筆春秋,但是卻無法禁卻天下悠悠之口。甚至在海外的一些記錄中,比如朝鮮同時代的《李朝實錄》就扒了他的皮。
不僅如此,他還主持編了一部德育教材——《聖學心法》,以供後世子孫學習效仿,並親自寫了一篇序——《聖學心法序》。
朱棣所寫的《聖學心法序言》影印
裏面特別提到,要以德治國,一邊集權恐怖,一邊喊着以德服人。這很朱棣。
還提到要慎刑少殺,一邊指揮着廠衛濫殺,一邊說要少用刑少殺人。這,也很朱棣。
還提到不要窮兵黷武,事實卻是,對安南用兵達二十年之久。前後五次親征蒙古,最後一次歸途送了性命。這,還是很朱棣。
……
朱棣的殘暴,比歷史上任何暴君,諸如秦始皇、隋煬帝等等,都毫不遜色,但他卻少有惡名。這和他的善於偽裝有很大關係,另外則是,有明一代,更荒唐的皇帝諸如正德萬曆等等,都比他更有演說的價值,無形中把他比下去,讓他不得不低調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