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數碼化時代,兒童及青少年網絡活動不斷增加,亦須小心識別及正確處理各式各樣的網絡誘惑,以免墮入網絡陷阱特別是性罪行的圈套。香港去年涉及兒童網上活動有關的性侵案件,按年上升逾一成半,年齡最小僅9歲;另涉裸聊勒索及援交騙案亦多達900宗,情况令人憂慮。警方為更有效保護兒童免受網絡性威脅,正進行一項學生受「網上性誘識」研究問卷調查,了解時下青少年所面對的網上風險;另於3月21日將舉辦一個線上線下跨專業研討會,與各界聯手探討預防及打擊兒童網絡性罪行策略。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高級督察陳幸明表示,根據2023年統計數字顯示,涉學生為受害人的裸聊勒索案有443宗、援交騙案有456宗,分佔這兩類案件整體數字20.9%及21.8%,當中最小的受害人僅11歲及12歲;涉及兒童的網上有關兒童色情物品案有44宗,佔同類案件整體數字63宗的69.8%;涉及兒童網上活動有關的性侵犯案有45宗,較2022年39宗上升15.4%。
她指出,涉網上性侵及兒童色情物品案中,超過九成受害兒童為女性,以12歲至16歲為最大受害年齡群,佔整體數字近七成;而在所有案件中,年齡最小的受害兒童僅9歲。
誤信「閱完即刪」安全 遭「截圖」威脅
警方介紹,涉及兒童的網上性罪行也有一個共通點,罪犯會先向目標兒童投其所好、噓寒問暖,其後會說一些帶性意味話題,測試兒童的底線。罪犯可能會先談及自己的性經驗,或上傳有關自己的性事物給兒童看,意圖令兒童在恒常化接觸「性誘識」事物下,慢慢對性話題降低戒心,從而誘使兒童自拍裸露甚至相約會面,進一步引誘兒童墮入色情陷阱。
警方亦留意到,現時很多社交程序都推出「閱完即刪」及「消失模式」,令兒童有錯覺以為使用「一次性閱讀」功能,傳送有性意味文字甚至裸露影像給網友是不會留底,其實罪犯只需用「截圖」或「屏幕錄影」功能,便可儲存對話及裸照,以作威脅及非法用途。
警方指,網上遊戲等只要有聊天功能程序便已經是一個危機,因為有可能接觸到罪犯。圖為兒童在試玩網上遊戲。(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警方指出,兒童及青少年在互聯網上保護自己的意識不足,為更有效保護兒童免受網絡性威脅,警方正展開一項學生受「網上性誘識」研究問卷調查,到不同學校向中一至中四學生進行調查,探討他們最新上網習慣、交友情况及對性的態度等,以助了解現時香港青少年所面對的網上風險。目前已完成100份問卷,目標是今年第三季完成300份問卷調查。
5%受訪學生曾受網友性侵
警察臨床心理學家馮浩堅表示,初步就已完成的問卷資料觀察所得,約有10%受訪學生在網上已經承受「性誘識」的狀態,即有一些成年人對他們作出與性有關的溝通;另有5%受訪學生,已經在網絡世界或現實世界中受到網友性侵犯。
為讓受訪者更能「暢所欲言」,是次問卷是不記名,即使有受訪學生表示遭侵犯,警方也未能知道身份。不過每次完成問卷後,相關人員也會現場與參加者進行講座,講解什麼是「性誘識」,教導他們在發生性侵事件後應該如何求助,或發現身邊朋友遇上類似情況時應如何提供協助等。警方亦希望就研究結果,讓公眾知道網絡世界的風險,透過教育達至及早預防和識別效果。
馮浩堅說,不論是所有網上交友程序或網上遊戲等,只要有聊天功能程序便已經是一個危機,因為有可能接觸到罪犯;當兒童全無戒心下,便會很容易與對方建立親密關係,將個人資料或裸露相片傳給對方,被進一步利用作不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