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朱元璋是暴君還是明主?
來源:橙新闻    2024-03-15 17:37

【識港網訊】朱元璋是不是暴君?相信了解「胡惟庸案」、「藍玉案」的,都不難回答。

胡惟庸一案,歷時十餘年,牽涉三萬餘人被殺,直接誅殺有明一代僅有的四個丞相中的三個。

四個丞相分別是汪廣洋、胡惟庸、徐達、李善長。只有徐達沒有受此案牽連,但也許並非他和此案毫無關聯,只是他病死在先——據傳徐達病後本不致死,是吃了朱元璋賞賜的御膳發病而死。

最先殺的是汪廣洋,隨後即是胡惟庸。此案之被稱為「胡惟庸案」,是因定為胡惟庸謀反篡位。

本來,既然謀反篡位的主謀胡惟庸已誅,理當到此結案。然而在胡被殺十年後,唯一健在的丞相李善長卻因輔佐胡惟庸謀反的罪名被殺。實在是奇哉怪也。

當時就有下臣質疑:如果說李善長自己想做皇帝還能論一論。他自己就是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果輔佐胡惟庸做皇帝,即便成功了他也仍然不過是丞相,和現在沒差別,為什麼要做這樣毫無意義的事情?

就此,朱元璋廢除相制,加強皇權。三年後,藍玉一案爆發,藍玉被滅族,受此牽連被殺者達一萬五千人。

胡案針對的是文臣,藍案針對的是武將。至此,除了早先死於軍中的—常遇春、胡大海、沐英等人,其後病死的,當初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幾乎無一善終。例外似乎只有一個,就是湯和。

湯和是武將,但他晚年謹小慎微,不敢亂說,並將朝廷賞賜散給家鄉父老。特別是在藍玉被誅的那一年,湯和突發疾病,口不能言,總算在病痛中換來一家安寧。

仔細看朱元璋所殺之人,大多是文臣武將及與他們相關的人,都曾是勞苦功高之人,都是在朝中有分量有地位之人,個別甚至是舉足輕重。換句話說,這些人都對他和他朱家的天下構成或直接或間接的威脅,一不小心,可能這江山就改了姓換了名,不姓朱,不叫明了。

事情會不會發生,誰也說不準,但是從朱元璋自身來說,不得不防。畢竟太子已死,將要繼位的皇太孫年幼而寬仁。

對那些不會威脅朱明天下的老百姓,朱元璋態度又如何呢?

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做過乞丐,當過和尚,對廣大勞苦人民的生活是深有體會。他也從不諱言自己的出身—僅限於他自己說,如有他人敢揭瘡疤,掉腦袋也是常事。

他甚至身體力行,在皇宮內苑開墾閒地,種上莊稼。他可不是玩票過過癮,或者做個樣子給別人看,而是開墾了幾十畝地,正兒八經種植,以供宮中所用。

他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們參與農事,去民間體驗。有時候還親自帶着他們幹農活。

他能想民之所想,如有官民糾紛,他會從民的角度來考慮,做出處理。遇到災荒,除了通常的賑災,他還特別針對鰥寡孤獨以及老者,額外派發衣食。如因災荒出現賣兒鬻女的,他指定官府出錢贖回兒女歸還父母。

他曾經說出這麼一句話:「且均為人耳,身處富貴,而不知貧賤之艱難,古人常以為戒。」

「均為人」,這句話今天說來毫不稀奇,即便在古代,陳勝早就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是,身為帝王,九五之尊,出之於口,確也非同凡響。

朱元璋並非說說作秀,而是確實在行為上自律,向老百姓靠攏。除了前面提到他親自種地,在日常生活上,他也能頂住誘惑,不放縱享樂,時刻謹記勤儉二字。這大概是他對早年生活的刻骨銘心的記憶和對自身的不忘本。

這樣看來,說朱元璋是仁主似乎也沒有問題。

通常而言,一個嗜殺的君主,可以確定是暴君,但在朱元璋身上,暴君和仁主集於一身。

他是獨裁者,繼承了前人的集權並更進一步—包括廢除相制,創設錦衣衛等。用古人的話來說,他是獨夫。

獨夫往往和民賊連用,稱為獨夫民賊。但正如前面所說,朱元璋是獨夫,卻不是民賊,

明代開國皇帝的神奇,為明代兩百多年的神奇開了好頭。

 

推薦閱讀

 

《洪武大帝朱元璋》

作者:陳梧桐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