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依得捨
2024-03-14 09:22

【識港網訊】物質,讓快樂變得昂貴。東西,買呀買,每毫升的快樂,來自每件貨色的擁有。

佛學中,提及「攀緣心」;心念升起,我們想擁有名、利、好看的東西。可是,當渴望的東西,求不到,就會痛苦,心生病。

朋友說:「買東西,莫攀緣,要隨緣!」問甚麼意思?他說:「看到好東西,剛巧又有需要,便買;否則,眼睛討了便宜,應該急急放下,忘記慾念!」

日本文化中,有一種哲學叫「勿體無」,它教我們對萬物感恩和尊重,不要隨便浪費。

過去,我起碼把三分一的收入,花在買東西。心情好的時候,要買,心情不好的時候,更要買;買給自己、買給別人,最荒謬的理由:為了好東西不會糟蹋在別人手上。買畫,便是這種心態。

最近,忙搬家;三十多年來,第一次遷居,心情矛盾:只想未來的日子,過得簡樸一點,於是,丟呀丟,扔掉家裏大半的東西;有些送人、有些送慈善團體,最後還有一大堆棄置於垃圾箱;罪過。此刻,心情沉重;那刻,又慶幸「減磅成功」,涅盤重生!

律師前輩莞爾:「哈,我八十多歲,丟掉了的,是大半生的東西:我不想死後,家人花時間把我的雜物清理,反正他們會把遺物棄置,何不自己『先下手為強』。未來,上帝要我離開這世界,只需給我半小時,我可以打包走人,『冇拖冇欠』,挽個小膠袋,趕去報到!」

我是sentimental的,怎丟?這是小學畢業證書和兒時最心愛的玩具,那是爸爸用毛筆寫給我的鼓勵信,前面是朋友的紀念品,後面一盒是30年前在德國買的音樂盒,還有、還有,一堆已經停產的手錶,上網找人買,也覺麻煩……

人們,分為兩種:活在昨天,或活在明天;頑固的老人家,便是活在昨天。我為明天而活,明天影響了今天的我。人,終要一死,快好好周章,改變一下方式,循序漸進地淨化生活,放下怒目橫眉,大方、優雅地打烊關燈。人生的包袱,總得靠自己收拾。

今天割捨老東西後,將來,凡買一件東西,規定自己要放棄一件家什,再過10年,買一件,放棄兩件、三件、四件……直至身無長物,鬆一口氣為止,這不是很好嗎?我的大姐大Peggy說:「過了90歲,一件東西都不會買!儉可養生!」

青山不在,柴沒得燒;將來就是如此這般,漸漸地……老物件走了、老朋友走了,老回憶走了;心底無塵,如天地般寬。我們,呱呱嘈地來到凡間,離開時,務必靜靜地睡去,才不枉生和死的動止對比。

不捨得、仍得捨,放棄原來不是失去,而是得着。有捨,才有得,得到心靈的真正輕鬆。

看到身旁,仍然有一群人,躊躇滿志,不明白生命的渺小;年紀大了,還眼睛盯着甲、嘴巴吃着乙、心裏貪着丙。他們不明白,就算擁有100,000,000,當生命完結,移去了1,只餘下00,000,000!

婆婆生前曾有警句:「凡事,試過便算;今天只要『冇穿冇爛』,便算數,再多東西,只怕膊頭無力,別人笑你『餓狗搶屎』!」

物「斷」、情「捨」、人「離」,斷捨離的真相,也許在此。

到了某個人生階段:依依不捨下,仍需依依得捨;前者是心情,後者是決心。不捨,是塵,阻礙了露珠兒凝結在美麗的花瓣上!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