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深圳出台《關於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進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作者:趙桐曲   來源:香港商報    2023-11-02 10:14
【識港網訊】近日,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進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識港網訊】近日,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進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主要內容如下。

為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和「1310」具體部署,按照市委七屆七次全會工作安排,現就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為深圳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提供堅強人才支撐,提出如下意見。

 不唯地域引進人才

1.實施頂尖人才匯聚項目(「頂才匯」)。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高端裝備、海洋、低空經濟、新材料等領域,「一事一議」引進全球頂尖人才,提供事業平台、科研經費、團隊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攬子「政策包」。強化對重大載體平台的投入,實行「平台+團隊」整建制引進首席科學家及團隊成員,健全人才引進全周期服務機制,打造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閉環。

2.實施企業人才匯聚項目(「企才匯」)。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未來產業等領域,突出市場需求導向,分類分檔確定高端緊缺崗位清單,對企業聘用清單內人才給予補貼。聚焦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關鍵領域,大力引進全球拔尖創新人才,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強化「雙招雙引」聯動效應,在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過程中同步匹配人才與產業政策,一體推進、一體落地。

3.實施創業人才匯聚項目(「創才匯」)。打造「熱帶雨林式」的創新創業生態,以項目為牽引,貫通人才和產業、科技、金融政策,助力人才創業提速增效。對高層次人才創辦的企業或領銜的重大項目,在項目落地、科技研發、知識產權、投融資等方面給予一攬子支持。強化創新創業團隊支持,對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重大技術攻關領域人才團隊給予資助。繪製全景式創客空間地圖,讓創業人才一圖速覽全市創業資源分布,及時獲取共享辦公、場租補貼等優惠政策信息。

4.實施青年人才匯聚項目(「青才匯」)。對新引進入戶35歲以下的博士畢業生、境內外知名高校碩士及本科畢業生,分別給予相應生活補貼;各區可結合重點領域和產業發展需要擴增補貼覆蓋範圍;符合條件的外籍和港澳台青年可同等享受補貼。堅持不唯名、只唯實,在我市科技計劃和人才項目評審中向青年科學家適當傾斜,引導支持其在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加強市區聯動,着力解決青年人才子女入托入學、住房等實際困難,讓其在深圳安身、安心、安業。

5.構建海外引才支持體系。每年分平台評選一批創新創業人才、青年人才,給予相應獎勵補貼。實施好有關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各區結合產業發展需要,給予高層次人才更大支持。

6.優化海外人才尋聘機制。優化引才伯樂獎,表現突出的給予獎勵。加強「以賽引才」「以會引才」「以才引才」,不斷擴展人才尋聘網絡。

7.打造關鍵領域人才「蓄水池」。支持用人主體採取靈活方式引進青年科技人才,儲備一批未來發展急需人才。

8.強化特聘崗位獎勵支持。穩定支持非競爭性領域重點用人單位通過特聘崗位制度自主評聘引進優秀人才,按標準給予獲聘人才獎勵。優化特聘崗位評聘流程,強化政策預期。

 不問出身培養人才

9.加快建設戰略人才力量。優化實施傑出人才培養專項,定期遴選若干名具有成長為大師和戰略科學家潛力的培養對象。聚焦「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依托重大項目「揭榜掛帥」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對遴選和培養的國際一流領軍人才及團隊,給予充分科研和經費使用自主權,實施中長期考核。培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後備力量,動態調整博士後在站生活補貼、出站留深補助。實施優秀科技人才培養項目,按青年項目、優青項目、傑青項目分別給予資助。實施卓越工程師「協同培育」,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社會全面參與的深圳特色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在工程類院校實行校企「雙導師制」。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育激勵專項,支持設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台載體,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廣泛開展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培訓,給予相應資助或補貼。每年評選「鵬城卓越工程師」「鵬城工匠」「技能菁英」,給予相應獎勵或資助,納入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體系。

10.加強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支持在深高校引進科創類高端前沿課程,同步聯合培養或引進一批高端師資人才隊伍。推進高校學科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建立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統籌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頭部企業、基金會等力量,設立重點領域專項獎(助)學金。支持深圳零一學院、深圳科創學院等新型人才培養機構探索國際領先的拔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

11.完善重點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努力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健全我市人才工作齊抓共管格局,由相關職能部門牽頭設立項目平台,聚焦產業科技創新、文化藝術創意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重點群體,落實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要求,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分類評價體系,因地制宜通過資格認定、自主評價、專家舉薦、個人自薦、定向配額、競賽選拔等多種方式,每年遴選一批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給予相應資助補貼。允許個人不依托單位自薦參評。

12.實施人才素質提升項目。鼓勵各領域人才積極參加我市急需緊缺崗位相關專業技能培訓和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對取得有關證書的給予補貼支持。鼓勵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科研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在職攻讀重點院校相關專業學科博士學位,對取得學位的發放一次性補貼。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職稱的互認互通機制,貫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和發展路徑,特別優秀的可突破學歷、年齡、經歷、論文等限制評定職稱。

 不求所有開發人才

13.打造開放共享的全球用才新模式。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等在境外建立研發機構。大力引進企業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等分支機構,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14.充分利用境內外智力資源。鼓勵我市各類創新主體與境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行業協會等合作,聯合開展人才培養,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探索設立概念驗證基金,支持境內外科技人才開展概念驗證活動。

15.實施「圓夢鵬城」項目。圍繞「打造讓人圓夢的城市」目標,堅持「英雄不問出處」「人人皆可成才」理念,設立城市「夢想啟動金」,成立圓夢導師委員會,通過公開招募每年遴選產生一批人才夢想項目,給予夢想啟動金資助,助力人才事業起步、築夢圓夢,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項目遴選不分行業領域、不論層次高低、不設門檻條件,將深圳打造為各領域人才的嚮往之地、匯聚之地、圓夢之地。

16.實施項目經理人制改革。創新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圍繞未來前沿產業領域以及有關顛覆性技術領域,開展重大科技攻關,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力爭產出一批國際引領性重大科技成果。

17.創新科技人才評價制度。積極承接國家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改革試點,建立健全與之相適的崗位聘用、職稱評審、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等規章制度。建立創新人才評價新機制,突出能力、實績、貢獻導向,主要以創新成果、發明創造、典型案例等作為評價標準。

18.設立高層次人才綜合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由科學技術、哲學社科、文化藝術、教育衛生、金融法律、工程製造等各行業各領域頂尖人才代表組成,為我市開展高層次人才評價出具專業意見,提供指導諮詢。

19.建立高層次人才舉薦制度。向綜合貢獻突出的用人主體,以及成就突出的頂尖人才等,賦予高層次人才舉薦權。被舉薦人才經高層次人才綜合評價諮詢委員會評定後,獲得相應層級的事業支持和服務保障。

20.強化知識產權激勵。提高對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的扶持力度,對獲得國家和廣東省專利獎,以及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專利予以獎勵。

21.加強國際組織人才支持。探索在深圳發起成立國際組織,鼓勵全球性科技、人才、經濟組織在深圳設立總部、分支機構或代表機構。加快引進、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發起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為人才團隊和組織活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便利。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22.實施頂尖科學家全權負責制。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允許失敗、寬容失敗,對頂尖科學家賦予其用人權、用財權、用物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內部機構設置權和人才舉薦權。

23.建立境內外高層次人才直認制。對符合條件的境內外高層次人才,在深圳工作可直接認定為本市高層次人才,所屬層級由高層次人才綜合評價諮詢委員會評估後確定。

24.強化柔性用才支持。鼓勵用人單位全球引智,通過兼職、顧問等方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探索制定境外人才為我市工作認定辦法,納入人才政策服務保障範圍。

25.支持保障人才潛心科研。推進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允許高校、科研院所運用自籌經費建立科研人才年金制度。

 不遺餘力服務人才

26.「事業無憂」拓展人才創新創業支持舉措。完善人才創新創業金融支持體系,推動金融機構面向高層次人才及其任職企業打造「人才貸」「人才保」「人才債」相互融合的人才金融鏈條。打造全市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台,為我市創新創業主體和人才提供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快速獲權、確權、維權一站式綜合服務。組建覆蓋範圍廣、專業能力優的人才服務隊伍,為人才提供政策宣講、資源對接、項目申報等服務。

27.「往來無憂」提升人才出入境便利化水平。按照規定優化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為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辦理R字簽證。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行「一線高度便利出入境」的通關模式。以人才簽證制度為基礎,探索在特定區域內簡化外籍人才工作許可和工作居留申辦流程。

28.「安居無憂」構建人才住房多元化保障體系。按規定為人才配租或配售保障性住房,擴大配租房源有效供給。對租住非保障性住房的人才,按標準發放租房補貼。出台人才安家補貼政策。在人才、科技、產業集聚區域建設一批高品質國際化人才社區(小區),實現人才職住平衡。

29.「生活無憂」打造教育養老醫療配套宜居環境。對高層次人才子女申請轉(入)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按規定予以保障。為人才父母落戶深圳提供便利。建立高層次人才醫療諮詢服務專員制度,為人才提供醫療諮詢意見和就醫服務保障。鼓勵用人單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商業醫療保險補貼支持。健全完善高層次人才健康管理制度。

30.「申辦無憂」完善人才政策福利兌現渠道。提高人才政策的知曉度和可觸達性,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及時定向宣傳推送政策信息,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建設完善「鵬城優才」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台。建立各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優化人才政策申報流程,探索「即申即享」「免申即享」辦法,提高政策兌現效率,持續優化人才體驗。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