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社科院報告:灣區內地城市需避產業同質化競爭
作者:王玨   來源:文匯報    2022-11-09 09:40
《城市藍皮書指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差距較為明顯,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仍比較突出,部分城市之間甚至存在進一步擴大趨勢,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對外圍城市的輻射帶動效應。

 

【識港網訊】7日在北京發布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0.15》指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差距較為明顯,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仍比較突出,特別是廣東9市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為突出,部分城市之間甚至存在進一步擴大趨勢,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對外圍城市的輻射帶動效應。

藍皮書由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與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梳理分析從2015年至2021年的發展情況。藍皮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各外圍城市間經濟一體化發展差距仍較為明顯,從空間品質一體化、數字一體化、經濟一體化、創新一體化和對外開放一體化等指標分析,具體到城市而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均成功步入高發展水平階段;東莞、江門、肇慶、中山則從低發展水平跨入中等發展水平,惠州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仍處於低發展水平。

圖為惠州市一家鋼結構模塊化產品智能工廠,工人正在作業。

存在大量產業布局重疊和交叉

課題組分析稱,在經濟一體化方面,大灣區各外圍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甚至存在進一步擴大趨勢,其中城市經濟一體化指數得分最高的是深圳(11.96),是得分最低的肇慶市(1.92)的十倍。灣區內城市之間同質化競爭仍然存在,像東莞和深圳、中山和佛山等地產業結構相似度較高,存在大量產業布局重疊和交叉。中心城市與外圍城市的創新一體化不均衡性也更為明顯,5個城市得分高於均值6.41分,依次為深圳、廣州、珠海、東莞和佛山,得分較低的江門、肇慶、惠州創新一體化指數均在3.00以下,部分城市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先進製造業、新興產業等承接能力有待提升,創新資源分布不均,創新平台載體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對此,課題組也給出了具體的建議,要求灣區內部持續完善市場體系,推動灣區經濟一體化發展。鼓勵支持江門、肇慶、惠州主動引進吸收中心城市遷出的產業,促進自身產業轉型升級,形成與其他城市間良好的產業分工協作關係。持續推進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進程,探索和創新市場一體化機制,避免政府對要素市場的過多干預,不斷改革壟斷部門,疏通阻礙要素流通的障礙因素。構建高標準的市場制度規則體系,擴大內地對港澳的開放程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粵港澳三地在市場經濟體制、產業技術標準、行業服務管理等領域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

還應強調城市之間聯動發展

同時,各外圍城市對外開放水平差異也較為突出,得分最高的是肇慶(5.35),其次是廣州、珠海和深圳,得分最低的是東莞(0.52),各地之間的投資規則仍然存在不統一現象,因此在促進灣區城市對外開放的同時,還應強調城市之間的聯動發展,避免城市之間的惡性競爭,特別是在吸引外資方面,應避免城市開放政策過於地方化。

需推粵港澳教育資源共享流通

此外,數字經濟水平也發展不均衡,得分最高的城市是珠海(19.88),其次是深圳和廣州,得分最低的是佛山(9.92)。報告認為,數字化發展水平較高的中心城市並未在灣區內形成整體輻射帶動效應。最後,灣區空間品質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大灣區內地城市教育資源不足,且主要集中於廣州、深圳,而港澳人口不足以支撐生源,需要進一步推進粵港澳三地教育資源共享流通。

對「9+2」主要問題與建議

問題:港澳產業相對單一、發展空間相對不足,加上「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法域、三種貨幣、四個關稅區」一定程度阻礙了灣區內生產要素的高效流通。

建議:構建高標準的市場制度規則體系,擴大內地對港澳的開放程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粵港澳三地在市場經濟體制、產業技術標準、行業服務管理等領域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

問題: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如CEPA及相關協議對於港澳服務提供者的認定門檻較高,港澳投資准入後環節仍存「准入不准營」的制度性障礙。

建議:深化數字等創新技術在金融機構的應用,聯通大灣區金融市場,進一步提升大灣區跨境貿易服務效率;重視機制體制創新,不斷簡化創新人才簽註管理,促進科技人才跨境流動。

問題:粵港澳三地醫療衞生資源合作不足,比如港澳醫師人才頂級考試、資質認證難以銜接,影響港澳醫師在內地發展;境外醫療器械、藥品實行嚴格管制,大型醫療設備受制於「配額」,且審批手續繁雜,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港澳醫療機構在廣東的發展。

建議:通過整體規劃統籌灣區公共服務一體化,實現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動醫療規則銜接,如拓寬港澳醫師執業範圍與年限等,加強大灣區醫療要素流動對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協同供給。

责任编辑:huan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