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郭一鳴專欄】建超级殡葬城真的冇弯转?
作者:郭一鳴   來源:識港網    2021-04-19 09:08

沙岭兴建超级殡葬城的争议,因为反对的理由涉及深圳,被指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特区政府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到目前为止,特区政府的回应仍难得平息争议,林郑特首日前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时表示“官员冇水晶球”,相关规划已经展开十年以上,当年未有预计到会出现这么大的转变,她强调不会推翻这个项目,但会改善设计,减低视觉上的影响。这样的回应,如果她仍是发展局长,或者政务司长,尚属可以理解,但作为特首,就有政治敏感度不足之嫌。超级殡葬城项目真的冇弯转?怎么转?

月初清明节期间,笔者随黄书锐会长等多名潮州商会首长到位于和合石和沙岭的潮州义山拜山,两处义山都是由香港潮州商会于七十年前的1951年设立,有碑为证。几十年来,历届潮州商会首长都在清明节前来拜祭先人,慎终追远。据介绍,沙岭一带除潮州义山之外,还有本港其他族群的义山。众所周知,当年沙岭就是香港的西伯利亚,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在沙岭兴建超级殡葬城的规划有其合理因素,相信这也是该项目能得到地区支持、立法会同意拨款的主要原因。但是,该项目规划启动之日,香港回归祖国已十多年,这恰恰反映特区政府在城市发展规划上,依然停留在沙岭是香港的西伯利亚这种前朝思维,没有意识到“一国两制”的沙岭和深圳河只是边境而不是国境,没有将一河之隔近在咫尺的深圳放入视野,纳入考量因素。

1000.jpg

沙岭兴建超级殡葬城的争议,因为反对的理由涉及深圳,被指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事实上,当年港府提出这个项目时,深圳市民已大力反对,有媒体报道可查,但特区政府不当一回事。其实,就算没有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国家发展规划,难道香港就可以对深圳这个逾千万人口的邻居视而不见、对邻居的反对声音可以充耳不闻吗?所以说,林郑月娥日前的回应缺乏作为特首应有的政治高度,令人失望。经此一事,特区政府应认真总结教训,未来“一国两制”的香港在发展规划方面肯定更加需要大湾区思维。

事到如今,我认为有两个办法可解决沙岭超级殡葬城项目争议。一是因应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发展战略新格局,搁置项目,尽快另觅其他地点重新规划建设,这样做不是如有的人所讲“跪低”,而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好在这个项目刚刚开展尚未落成,未至生米已煮成熟饭,而沙岭不做超级殡葬城之后,这一大片土地可以重新规划。据报道,一项民意调查指七成人赞成将该项目改为创科商贸用途。以特区政府的能力,搁置项目另觅新址建殡葬城,虽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做到,以目前及未来立法会的政治生态,支持特区政府提出新方案也应该没有太大难度,关键在特区政府能否下决心。这个方法最大的影响不是资源浪费,而是如何解决因为重新选址兴建殡葬城造成时间上的延误,导致相关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问题。

13113.png

一项民意调查指七成人赞成将该项目改为创科商贸用途

方法二是项目继续去马,但整个项目重新设计。有议员要求特区政府将原有超级殡葬城规模缩小,这种小修小补、息事宁人的思路,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为何不尝试跳出大和小的狭窄思维框框,给这个项目加上一点想像力呢?我想起十多年前一次俄罗斯之行,笔者和本港几位媒体同行到莫斯科采访,接待我们的是当地一家著名电台的一位女记者,她的普通话可能比我们个别团友还要流利,有一天她带我们去参观著名的新圣女公墓,据她介绍,这里长眠26000多位俄国和苏联时代的名人:作家果戈理、契诃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舞蹈家乌兰诺娃、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等,还有一对中国人:前中共领导人王明(原名陈绍禹)及其夫人。令我惊讶的是,每一座墓碑的设计都别出心裁,都是一件雕塑艺术品。参观新圣女公墓,不仅可以了解俄罗斯近代以来各个领域的伟大成就,更是一种艺术享受。把一处公墓,变成一座城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俄罗斯民族不仅是一个战斗民族,更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富有想像力的民族,这就是我在参观时的强烈感受。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成为著名旅游景区,能否给我们一点启发呢?我的意思当然不是照搬,而是指林郑特首所说的改善沙岭超级殡葬城设计,如果能张开想像的翅膀,多一点创意创新,而不是消极地为了“减低视觉上的影响”,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1572614914_thumb_640_400.jpg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每一座墓碑的设计都别出心裁,变成了著名旅游景点。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