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自我實現的內在力量
作者:葉德衛 深圳龍崗區教育局副局長   來源:南方教育時報    2021-01-04 13:54
羅傑斯曾自問:“在內心深處,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我的學生能夠在促進性的環境中自我引導?”

【識港網訊】羅傑斯曾自問:“在內心深處,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我的學生能夠在促進性的環境中自我引導?”確實,體察教育現狀,我們現實中這份“相信”不是過多,而是不足和缺失。因此,我再次堅定地相信個體“有著自我實現的內在力量”,並致力於踐行“促進者”“助人者”的角色。

《論人的成長》 (美)卡爾·羅傑斯 著 石孟磊 等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5年1月版

作為一個熱愛心理學的教育工作者,我一直閱讀各流派的心理學著作,不斷了解和理解人的多樣性和覆雜性,以觀照和指導教育實踐,探索更人道、更能觀照個體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在各流派中,基於畢生成長取向的愛利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性发展階段理論和同一性理論,以及人本主義取向的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卡爾·羅傑斯的自我實現理論對我影響很大,更促使我超越關注學生整體到達關注個體特質的階段。我將之定義為“見森林”更要“見樹木”的警醒。

本月,因為“教師讀書會”的任務驅動,我精讀了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卡爾·羅傑斯《論人的成長》一書,深感這本寫於40多前的著作依然映照、警醒和指導著充滿焦慮和類似軍備競賽的教育現實。

具體而言,羅傑斯認為,每個個體內在都有自我實現的趨勢,一種內在的朝向成長和完善的趨勢。他從生物學和進化學,從臨床案例和日常種種觀察,論證所有有機體中都有成長沖動。“無論是何種水平的生物,都會有積極實現自己固有潛力的大量內部運動。人類也具有向更覆雜、更完善方向发展的天然趨勢。”即使是在惡劣環境中,人們也能“按照自己認為能獲得的唯一途徑朝著成長與實現不斷发展”。這是生命為實現自我而不顧一切的努力。

因此,我們外力要為孩子做的就是“提供促進成長的環境”。父母和師長,是“促進者”“助人者”的角色,要視孩子並促進孩子為“完整的人”,即智力學習和心靈及軀體感受的完整,“擁有思想、感受、直覺和價值觀的完整”。“無條件關注”孩子不是只有在孩子符合自己期望時才愛,而要做到真正的傾聽和共情,等等。

可是,在現實中本應是“促進者”的家長卻常常變成孩子的“掌控者”,如全程陪坐盯著孩子寫作業、密集安排孩子的課余和假期時間、替孩子作出種種決定……今年上半年发生的兩起學生輕生事件,兩家的家長有個共同點,就是極度控制孩子。一家在孩子房間裝了監控,孩子外出必須告知詳情;另一家不允許孩子關上房門,並經常到學校看孩子的表現……種種現象表明,他們根本不相信孩子會有自我驅動、自我設計和自我調整的力量和能力,不認為孩子能掌控自己,因而一再剝奪孩子感受、體驗和表達的過程。

與此同時,如果學校也基於對孩子自我成長力量的不信任,而實行控制性為主的文化和管理,學校的教學、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也就不足以滋養學生心靈,不能釋放學生學業和成長的壓力,不能激发學生潛能。於是,伴生著家長、老師的教育焦慮,孩子的心靈更產生了難以化解的矛盾和沖突。

現在的孩子出生在衣食無憂、不知道什麽是物質匱乏的社會里。他們的內在滿足點更多體現在精神層面上,包含內在感受、心靈層面的體驗、自我意識、自我覺知、自我尋求、自尊的滿足以及自我實現。他們需要的是父母和師長的傾聽、了解、理解、激发和支持。

影響人成長的因素非常覆雜,羅傑斯自己也了解這點。他曾自問:“在內心深處,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我的學生能夠在促進性的環境中自我引導?”確實,體察教育現狀,我們現實中這份“相信”不是過多,而是不足和缺失。因此,我再次堅定地相信個體“有著自我實現的內在力量”,並致力於踐行“促進者”“助人者”的角色。

原文鏈接:http://szjy.sznews.com/PC/layout/202101/01/node_15.html#content_972119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