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2020年開端不太平,香港被一場新冠肺炎席捲,疫情如同猛獸在人間撲食,有人聚集的地方便有病毒肆虐的可能性。小島如長洲,儘管空氣清新、距離市區約一小時船程,像是將病毒隔開了。但在疫情威脅下,長洲也不得不忍痛將太平清醮活動安排從簡,搶包山、飄色巡遊、神功戲等活動取消,只保留了按照傳統習俗舉行的祭祀儀式。如此島上店舖生意即時受創,而長洲作為港內旅遊勝地,市民的「喘氣口」,疫後增加島上的硬件建設及旅遊配套設施,才是長洲經濟復甦及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
香港舊日由一條小小的漁村發展成為現今的國際金融大都市,不可不謂一個特定歷史背景下的都市奇跡。文明當然是種進步,但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現代化與傳統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難於取捨的情況下,最理想的狀態便是保留下一片方圓,將難以割捨的舊日情懷悉數留下。
在特殊地理環境造就下,香港除了本身便是小島,更有數之不盡的「小小島」,長洲便是其中一個。事實上,早在香港開埠前,長洲島便有人聚居,以漁農工維生為主,居民大多有着中式的民間信仰。如果時間會說話,那麼這些有關歷史、文化的沉澱將被紛紛帶進歲月的漩渦中,由意義本身說出它們的意義。
從中環五號碼頭出發搭快船或普通船,用時半小時至一小時不等,便慢慢悠悠地登上這座離島。甫一落到地上,便一下子投入到長洲土地的氣氛中–吆喝着出租度假屋的攤檔大姐,販賣紀念品的商店,長洲大魚蛋與平安包,甚至趿着拖鞋走過、皮膚黝黑的居民,都無不帶着濃濃的小島風情。長洲這座小島,沒什麼別致細膩的文藝,倒有一種粗獷熱切的親和。
翁志明憶太平清醮的今昔
既是島嶼,便有漁業,長洲幾乎所有的記憶與風俗都與昔日的漁業有關。太平清醮中的「醮」字,是「醮會」的意思,即祭祀活動。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主席翁志明解釋道:「從前傳統的醮日並不固定,是由負責的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每年四月初一去擲筊,擲到哪天就會在哪天舉行。但在(1997年)回歸後,便多了一個佛誕假期,而以往經濟沒那麼好,僱主不願意員工告假來參加,於是就再向北帝問卜,定期於四月初八是否可行。」得到正面的問卜結果後,才正式將太平清醮定在了佛誕。正因時令上的傳統,在其他文娛活動紛紛可以延期舉行的情況下,屬於長洲的「太平清醮節」惟有取消。
「飄色會景巡遊」是太平清醮節期中的重頭戲。有關「飄色」的起源,其實已不能考究。只是早年間,巡遊儀式相對簡單,只是由居民高舉神龕在島上主要街道走一圈,此舉為的是代表居民期望得到神祇的祝福庇蔭。而三十年代開始,居民在巡遊中引入「飄色」表演,即選出適齡的兒童,讓其裝扮成具有特色的人物,站在不同主題的附有支架的手推花車上,穿梭長洲大街小巷,場面熱鬧有趣。早期的兒童扮相多以古今人物或傳說角色為模板,而近年來則會將時事、娛樂等熱點作為小朋友的裝扮,博得大家的喜愛。
家長不想小孩參與飄色巡遊
翁主席回憶,當年成為參與巡遊的小朋友會十分自豪,也是他們每年都盼望的大事件之一。然而,近年來「一孩」家庭增加,兒童越來越「矜貴」,家長會有捨不得兒女吃苦的心態。更因為時政原因,市民更趨於用時事來反諷社會現象,所扮人物不討好,與往年扮演神話中角色扮相大不同了。
飄色巡遊結束當晚,北帝廟前會搭建起由竹棚搭成、掛滿平安包的「包山」。過往不少居民會參與傳統的「搶包山」活動:在子夜時分爬上包山,盡力搶奪平安包,祈求來年為全家人帶來好運。傳統觀念認為,搶到越多和越高的平安包,便預示着將可獲得越多的福氣,這樣的傳統讓每個參與者都賣力,並沒有所謂的訓練過程,「一來就直接上去了。」翁主席說道。
當年的「搶包山」居民都擁戴非常,適逢那日,幾十上百壯士便自動團結起來捆紮包山,細心將竹竿捆綁一起,逐層搭建,每一滴汗都是滿足的。而婦女們則忙於製作平安包,每製好一枚,便以虔誠心情寫上平安二字,盡是對家人與未來生活的盼望。包山雖是風俗玩樂,但箇中的真情實意不可小覷。
近年趨商業化已忘記真含義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搶包山活動發生了嚴重倒塌意外,導致超過二十人受傷,因而被政府禁止,至2005年,在長洲居民的爭取下,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才再重現歷史舞台,卻變為「包山嘉年華」,再不是祭祀所用的三座自製包山。「比賽形式和從前不一樣了,目前的搶包山是一種競技比賽,並且有繩索倒吊以保證活動的安全性。」翁主席說,「當時的氣氛是很熱鬧、很緊張的,搶到的包都是屬於自己的,因此也代表着平安。」現如今的搶包山活動,依然受到遊客「獵奇」的歡迎,但滋味興許大不同前。
然而,發展總會帶來改變,近年來太平清醮節期其實越趨商業化,人們對於此節真正代表的含義已不再熟悉。回顧昔日打醮期間,居民是必須齋戒和禁止殺生的,長洲亦完全不提供任何肉類食品,餐廳紛紛將肉、蛋收起來,作為信仰的一種準則。但隨着旅遊業的大肆發展,近年開始有食肆為了生意的需求,在遊人要求下不理齋戒習俗。不過,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依然依照傳統,提倡「齊齊齋」,希望以此喚醒長洲人對習俗與傳統文化的維護和擁戴。
由2006年香港旅發局支持下,開始為其大力預演以進行宣傳。在太平清醮的活動當日,香港旅發局推出為遊客而設的旅遊套票前往長洲,特別為遊客提供交通、導遊和預留位置觀賞節目等等增加活動收益。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亦與建醮委員會合作舉辦搶包山活動和宣傳飄色活動,兩天活動總吸引了數以萬計遊客參與,是一樁旅遊界「盛事」。到2009年,政府宣佈將會首次獨立申請四項本土獨有的節慶文化,成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包括了長洲的太平清醮活動。2011年,長洲太平清醮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清醮活動令到「打醮」這一種傳統習俗一躍而成為世界知名的事。非物質的東西往往比物質的東西更加重要,當中涵蓋了人類的情感,包含着難以言傳的意義和不可估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