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條新聞,2名少年被指控在去年11月13日掟磚謀殺七旬清潔工羅伯,昨日提堂後還押審訊。此案已拘捕6人,其中5人未成年。
自去年6月開始的修例風波,有太多學生仔參與其中。據媒體報道,至今年3月為止,共有7700人因在修例風波中違法示威被捕,其中四成是學生仔,令人痛心!青少年犯罪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大都認為青少年問題是在家庭中孕育,在學校中逐漸發展,然後在社會中惡化。但是,這些犯罪的學生尚未踏入社會,卻被人洗腦、煽動、利用,還沒展開人生,就已過早凋零。
美國犯罪學家特拉維斯·赫胥(Travis Hirschi)在他的著作《社會控制論》中認為:青少年如果能與家人、學校師長、朋友以及工作環境,形成一種「良好的依附關係」,能體察重視他人的意見,就會遵從社會規範的約束。相反的,如果沒有「良好的依附關係」,就容易偏離規範,進而產生犯罪的行為。因此,論者大抵認為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使成員受到家庭、親屬、同儕、朋友、社會機構、專業人士以及學校系統的支援,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
事實如此嗎?至少在現在的香港,並不是。拋開修例風波對香港社會、民生、經濟的影響不講,也不論得益獲利者是誰,只說這些“熱血”過頭的年輕人,確實輸了,甚至賠上了他們還沒開始的人生。而煽動他們的,大都是有頭有臉或學校裡他們最信任最崇拜的師長。這些“師長”經歷過精彩人生,站在華麗的聚光燈下,說的很漂亮,也為年輕人描畫所謂“美好未來”,又把暴力等犯罪行為美化成崇高之舉。
但最終結果卻是,學生仔們被用完即棄,有的不得已遠走他鄉,有的成被告失去自由;殊途卻有著共同的悲哀,就是都要提心吊膽在陰暗角落裡度過一段本該充滿歡聲笑語或是風花雪月的學生時代。更為可笑的是,在台灣有人專門為逃離香港的年輕人開設了一家餐廳美其名曰“保護傘”,聲稱能提供工作機會:端盤洗碗跑堂!
敢問,投身修例風波的學生仔們,這就是你們想要的人生?或者這就是那些“師長們”為你們刻畫的美好未來?醒醒吧,學生仔們,從目前的結果來看,你們輸得很慘,輸掉了一切!
本網評論員: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