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小思散文】日本人的表情
作者:小思   來源:橙新聞    2020-04-22 12:17
從電影可見,古裝片甚麼武士、浪人、老婦總是表情強烈,蹙眉切齒,呱呱大叫。另一種是平民,特別是時裝片,不論男女老幼,多見表情溫和、平淡,面對他們,幾乎要等上一兩分鐘,方見下一個表情。我在日本生活一年所見,發現原來表情平淡或沒表情,才是正格。接觸他們,從面上極難判斷他們內心狀態如何。

【識港網訊】我的印象中,一般日本人可分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

從電影可見,古裝片甚麼武士、浪人、老婦總是表情強烈,蹙眉切齒,呱呱大叫。另一種是平民,特別是時裝片,不論男女老幼,多見表情溫和、平淡,面對他們,幾乎要等上一兩分鐘,方見下一個表情。我在日本生活一年所見,發現原來表情平淡或沒表情,才是正格。接觸他們,從面上極難判斷他們內心狀態如何。

圖:《半澤直樹》劇照

日本大地震,我從不同電視台(NHK、CNN、BBC、半島、中央台、東森、香港)攝錄下來的鏡頭中,再一次觀察日本人的表情特點。

不止今回,上一次阪神大地震,通過電視,已讓世界各地如親歷地看到日本人民的優質:冷靜、有序、堅強。今次更多全程跟進的鏡頭——不是經國家官方審查後的視點,令觀眾獲得日本人表情的更深印象。

圖:《雇傭妻子》劇照

香港電視觀眾應該看到一個訴說失去女兒的中年婦女訪問。稍留心就會見到她在面向鏡頭前一秒鐘的手部動作:她用手撥好頭髮。這不是作狀,而是平日訓練有素,端莊儀容見人的習慣。另一個青年,說到父母失去聯絡,自己心想必死了,但再想到父母,就有了求生勇氣。他斷斷續續說着,流淚卻沉實,一絲激動也沒有。

圖:《雇傭妻子》劇照

老年人在火堆前、女孩子逃生後,表情都平靜,好像沒發生甚麼事似的。有些人也有激動時刻,可並不會呼天搶地、椎胸頓足。他們從小的訓練,是該內斂、肢體動作緩慢、一切以不影響他人等等為應有禮數。誇張表情,不是沒有,小丑、青春女孩作狀才表現出來。

圖:《比海還深》劇照

大難當前,最能考驗人性。日本人也有喜怒哀樂,生死關頭,怎無恐懼?但教育有效,見於表情。

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自《中學生文學精讀•小思》

《中學生文學精讀•小思》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4/21/010146821.shtml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