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刻畫入微的閻立本《列帝圖卷》
作者:傅抱石   來源:橙新聞    2020-01-17 12:00
閻立本是非常佩服張僧繇的、唐裴孝源的《貞觀公私畫史》就有過「閻師張,青出於藍」的話,可見張僧繇對他的影響特別深刻。

【識港網訊】閻立本是非常佩服張僧繇的、唐裴孝源的《貞觀公私畫史》就有過「閻師張,青出於藍」的話,可見張僧繇對他的影響特別深刻。現存的《列帝圖卷》,是畫的:劉弗陵(漢昭帝)、劉秀(漢光武帝)、曹丕(魏文帝)、劉備(蜀主)、孫權(吳主)、司馬炎(晉武帝)、陳蒨(陳文帝)、陳頊(陳宣帝)、陳伯宗(陳廢帝)、陳叔寶(陳後主)、宇文邕(後周武帝)、楊堅(隋文帝)、楊廣(隋煬帝)十三個封建主子的像。除了侍從人物,沒有背景。

一般說,(《列帝圖卷》)是採用了自顧愷之以來富於現實精神的傳神為主導,以緊勁的線條和適度的暈染方法,將每個封建主子的歷史生活和思想活動生動地刻畫出來。如畫曹丕,剛愎自負,「威嚴」之中而尚有咄咄逼人的氣概。

畫陳叔寶,這位「風流天子」,好像舉起右手正準備拭眼淚,活活地刻畫出一副曾經荒淫無度到後來莫可奈何的樣子,足令觀者發笑;更入木三分的是畫那位迷戀揚州、死於揚州的楊廣,充分刻畫了他那好大喜功、勞民傷財應有的下場。

像這樣刻畫入微的描寫,是中國人物畫高度的卓越的成就。我們不要忘記這是七世紀(初唐)的作品,較之《女史箴圖卷》,因為兩者之間經過了三百年的發展,接受了許多新的營養的緣故,無疑是提高了一大步的。特別是《列帝圖卷》的構圖和它的表現手法。若從主題看,《女史箴圖卷》是描寫了歷史上關於女性的故事和生活,《列帝圖卷》是刻畫了每一個不同人物的心理狀態並從而體現了不同的生活歷史,形式的構成和處理的手法是應該有分別的。

《列帝圖卷》所描寫的十三人中,多數是立像,餘為坐像,各有侍衛(男的或女的)自一人至數人不等,但以兩人的為最多。侍衛的形象,略微小些,這決不能意味這是遠近的關係,而是作者意圖突出地強調主題人物的一種手法。這種「一主二從、主像大、從者小」的構成形式,我以為很可能是受了佛教雕刻「三尊像」的影響。例如最流行的「釋迦三尊像」,釋迦居中(主位),文殊、普賢也一般是被處理得較小些的。

此外《列帝圖卷》比較突出的一點是畫面上採用了一定程度的暈染方法,比較富於光的感覺,這是《女史箴圖卷》所沒有的。像陳頊(陳宣帝)一像(十二世紀起就有人認為這像是閻立本的真跡),整段的氣氛格外融合,衣服道具(扇、輿等),則適度地施以暈染,這也充分說明了表現技法的發展的痕跡和提高的程度。

__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中國繪畫史綱》

【文化漫談】刻畫入微的閻立本《列帝圖卷》
《中國繪畫史綱》

作者:傅抱石

出版社:中和出版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