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結果出爐,泛民主派陣營取得9:1的壓倒性優勢。勝果不出所料,而差距令人大跌眼鏡。雙方移形換位,建制派讓出200多個議席。
很明顯,這是一場不正常的選舉,是政治化、情緒化的。連月的政治風浪使社會怨氣爆發,選民放棄務實的社區議題,借助選舉進行“公投”,表達對政府的不信任。於是依然乖乖打民生牌的建制派就被虐的體無完膚。
建制派有很多問題,但眾所周知,地區工作他們是很盡力的,因為他們明確知道這是他們吸引選民的唯一籌碼。今次市民“protest vote”的投票心理,使許多耕耘社區多年的建制派成了替罪羊。鄭泳舜、田北辰、麥美娟等悉數落敗,他們的社區工作做得不好?顯然不是。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但泛民也不要過分樂觀。一個社會的政治亢奮狀態不會持續,市民總要恢復正常生活。當選了就不再是反對派了,要真正對社區負責。婚禮再美輪美奐,最終也要落到柴米油鹽。如果當選人不踏實做地區工作,這次的勝利只會是2003年的重演。四年之後,潮水落去,誰在裸泳看的最清楚。
政治深入社區是市民的不幸,那將意味著真正的地區事務無人關顧。我相信大多數市民不會希望元朗區議會整日討論徹查721,油尖旺區議會整日要求調查831。香港有眾多地區工作需要推動,設施更新,地區重
建,生活環境,如果都被政治議題代替,社會將民不聊生。
泛民未大勝,建制未大敗
從總票數看,泛民和建制各得57%比41%,大體處於4:5.5的狀態,與歷來的四六開差距不大。尤其考慮到現時的社會氛圍,建制派其實並未大敗,甚至出乎意料的接近。
筆者認為這次區議會選舉的情況不會複製到明年立法會選舉。未來的選舉還是會在正常區間內產生結果。按照社會運動的規律,香港將進入休養期,再次掀起政治波瀾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政府沒有能力平復今次的政治動盪。
所以泛民不必狂喜,建制不必自卑。都要保持平常心,檢討自己的問題。泛民應明白,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要踏下心來真正服務社區。建制派則應當以更大的投入繼續做社區工作,把這次失敗作為推動自己改革的契機。
“公投”結果是重要指標
另外,此次400萬合資格選民,71%的投票率,雖然處於不正常的社會氛圍下,但仍可謂一次全港民意調查。港府及中央應當仔細研究民情,調整政策。
相信經此一役,只要社會重新平靜,香港政府必須儘快改組並問責官員,重建社會對政府的信心,也體現社會的聲音在制度內表達是有效的,而且只有在制度內表達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