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珠三角九市降稅負 境外人士創業熱度上升
來源:香港商報    2019-07-11 12:11
「珠三角九市個人所得稅稅率在3%-45%之間,港澳地區在15%左右。高端人才普遍薪資較高,他們在深圳及內地工作的實際稅負,已遠高於在港澳和海外工作的水平。」
深圳稅務人員為外籍人士解答個稅相關疑難

【識港網訊】「珠三角九市個人所得稅稅率在3%-45%之間,港澳地區在15%左右。高端人才普遍薪資較高,他們在深圳及內地工作的實際稅負,已遠高於在港澳和海外工作的水平。」畢馬威中國華南區稅務主管合夥人李一源女士向記者介紹,目前約有17萬外籍人士在深圳工作,如何打破「個稅牆」、最大限度吸納優質人才,是各方亟需考慮的問題。

大灣區境外人士個稅趨近香港

由於中國整體處於發展中階段,部分城市要打破「個稅牆」,既需要在稅負上「真降實減」,也要兼顧全國稅收公平的「大棋局」。據廣東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6月22日發佈的《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將由珠三角九市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此外,「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等工作性所得也被納入補貼範圍。

「新的稅收補貼政策,既能切實降低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稅負水平,也能有效規避各地區稅收攀比局面的出現。我們的測算結果顯示,在享受大灣區個稅補貼後,部分在內地工作的個稅稅負明顯降低,基本趨近於在香港地區工作的稅負水平。」李一源說。

「個人所得稅改革,考慮了個人的差異化情況,減輕了納稅負擔。」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在題為《個稅改革助力中國經濟實現「六穩」》的文章中分析道。

國際人才赴深創業就業量上升

減負新政剛剛出台,不少來自港澳的「創客」早已聞聲而動。「在前海,境外高端和緊缺人才可享15%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稅優惠,疊加今年個稅起征點提高及各類專項附加扣除,稅負有了明顯的下降。再加上孵化器本身的資金、項目、場地支持,許多港澳青年對在前海創業有了更濃的興趣,來電諮詢量上升。」據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孵化器已催生港澳臺及國際團隊176家,其中超半數項目成功獲得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過15億元(全文均為人民幣)。

深圳市華科創智技術有限公司於2017年,首創直徑為20納米的銀納米線,超越了國際最先進的美國30納米直徑量產標準,成為新材料領域最年輕的「獨角獸」。「最開始華科創智僅有10人不到的隊伍,現在,我們已組建起研發人員佔比超過40%的『孔雀團隊』,設立了華東生產基地,並與華南理工大學曹鏞院士團隊共建了深圳市院士(專家)工作站。」該公司財務總監王家強介紹道,「近期出臺的新個稅政策讓我們能夠支付更具競爭力的薪資,這對提高我們的研發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深圳市稅務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深圳市個稅新政惠及898萬自然人,釋放紅利101.5億元,人均減稅超過1000元。其中,月工薪收入2萬元以下的工薪階層減稅獲得感最強,減稅規模佔總體個稅減稅額的五成以上。

香港青年黎高旺,五年前在深圳南山智園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公司,研發風光發電機,目標是在大灣區市場推出。他得知此政策出爐,感到興奮和期待:「真正的大灣區首先要保障人才流通和分配, 改善稅制能有效打破人才流動的障礙。從最新出臺的稅負補貼政策可以看出國家對發展大灣區的誠意和力度,絕不是鬧著玩的,大灣區城市的稅收對於國家收入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國家寧可少點收入也要保住國際人才。假如工資差不多,稅負差不多,那麼港澳同胞更應該來大灣區就業創業,因為相對來說,內地即使深圳的生活壓力依然遠低於香港。」

根據《通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這9個城市將被賦予各市充分的自主權,根據實際需要,由各市根據當地實施制定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具體認定標準和操作辦法。

「補貼是每月發放還是每年發放也很重要,因為都是事後補貼,補貼頻率和是否準時就變得很重要了。」 黎高旺亦提出期望。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