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法國女孩張雪婷(Christine Cappio)1986年以香港媳婦的身份移居香港,在此地一待就是30多年。初來乍到時,受到文化衝擊自然難免,但張雪婷一直對本地文化充滿好奇心,更不斷四處探索。如今的她,不僅可講一口流利粵語,還能自在說著「街市用語」穿梭於攤販間,除去金髮碧眼的外貌,幾乎已是正宗港人了。
2016年,她出了第一本書《鬼妹港故事》,講述她來港多年間與此地有關的故事。時隔三年,她把故事的範圍縮窄至街市,在新書《鬼妹港街市》中,介紹她在街市的所見所聞,以及香港與法國街市的不同。
結緣街市始年幼
張雪婷對街市最初的記憶,是十歲時在法國的家鄉與母親一起逛的維埃納露天市集:市集逢週六營業,距她家半小時路程,攤販們早上4點便開始搭建攤位,在午後結束,她在當中品嚐芝士、與同學閒聊、在時裝攤位挑選新衣服,不亦樂乎。
目前,全法國有一萬多個傳統市集,一般一週只營業一次,也有一些會永久營業,如巴黎穆浮萍達街(Rue Mouffetard)和蒙特吉爾街(Rue Montorgueil)的市集。
維埃納市集的一大特色,是售賣未經高温消毒的新鮮凍牛奶。凍牛奶裝在一個大桶中,顧客們可拿杯子盛了直接喝,或者裝在自家瓶中帶回家。
由於幼年的張雪婷週六上午要上課,只有假期才能陪母親一起逛市集,因此她格外珍惜在當中的快樂時光。如今她每次回到家鄉,依然會前往市集,重溫童年的樂趣。
港法街市大不同
比起放鬆閒適的法國街市,香港街市「生猛」許多:用書中的話來形容,「香港街市的肉檔散發著血腥味,蔬菜和魚販的攤檔前總是濕漉漉的」,這一切都令張雪婷感到新鮮。然而在婆婆與丈夫的雙重保護下,起初就算她有機會進入街市,往往也只是站在附近旁觀,加之語言障礙,難得有機會親自下場,只能指點了事。真正像本地人一樣去街市買菜,還是在她放下工作、語言也大有進步的十幾年後。
在香港街市,來的不少都是熟客,他們與檔主你來我往幾句對話,便能捧得如意貨品離開,並無特別嚴格的排隊狀態。如果你生性害羞,可能要等很久才能插上話,這是張雪婷起初頗難適應之處。
此外,法國街市慣用紙袋而非塑膠袋,攤販的磅秤每年會經專業機構調校,貨品在地上平鋪售賣且種類豐富、過往還曾有活羊、鴿子售賣(現在已禁止出售活禽),而因為市集只在固定日子開放,所以很容易遇到朋友,大家悠閒地買完東西聊完天後,還能去咖啡廳小坐一陣……這些都與香港不同。
香港街市也有獨特的好處:菜品新鮮種類多,人來人往效率高,長期開放便利市民,雖難以碰上朋友,從購買的角度也算是有的放矢。
香港街市趣事多
來港十幾年後,張雪婷學會了粵語,時間安排也更為靈活,家人漸漸對她放心,她終於快樂地開啟了自己的街市探索之旅。
因為搬過幾次家,在不同的區域居住時,張雪婷親身體驗了各區街市的魅力。「有些街市很漂亮,比如大埔街市;有些在街邊,比較傳統;有些有冷氣、有些較小……」多年來,她已經「打卡」了眾多不同街市,書中也有分別介紹他們的特色。
最早聽不太懂粵語時,她曾經鬧過誤把「16」當「12」的笑話。華人比劃「六」的手勢,法國人很難理解,見到伸出的兩根大拇指與小拇指,只以為是「二」,幸虧她身後有人以英文解圍。
在街市,張雪婷也見到了各種有趣的事情。有一次,她看到有些顧客在雞檔對着雞的臀部吹氣,感到好奇:是否因為她們想確保雞的臀部夠肥?後來她才知道,吹氣是為了吹開臀部周圍的雞毛,以便觀察雞的私處大小:洞小證明雞未生過蛋,還很年輕,肉質應很嫩。
還有一次,她在街上看到一個為肉舖運貨的年輕人,扛着一大塊切開的豬身,在人群中穿梭。更「驚悚」的是在旺角奶路臣街,她突然發現有豬頭從自己身邊經過——豬頭下當然有捧著它的人,只不過因為人潮洶湧,扛豬頭的人被擋住了。因為法國對於肉類的運送和售賣有嚴格的衛生條例,不允許如此運送,所以這樣的場景對於張雪婷來說也頗為新鮮。
在街市混跡久了,她漸漸有了相熟的檔主,對方有時還會教她一些簡單的烹飪之道,如什麼菜配什麼肉等,苦瓜、豆腐、枸杞菜……這些過往對她而言非常陌生的食材,現在也已經能得心應手地處理。
實用信息藏書中
書中除了講述張雪婷在香港街市的趣事、港法街市的不同外,還以食物串聯成長記憶,她更特別為此書「採訪」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市集上的農夫,在描述美食的過程中撿拾回憶碎片。此外,還對兩地飲食文化進行梳理與展示。
最貼心的是,書中附有常見食物的粵語拼音注釋與英文對照,每種食物旁邊還配有手繪圖,而這些圖如《鬼妹港故事》中一樣,都由張雪婷親手繪製。她希望無論是本地人,還是住在香港的外國人,都能透過閱讀這本書有所收穫。
「我以此書分享我的街市體驗,希望引起讀者探索香港街市的興趣,感受一下充滿本土特色的街市文化,勇敢嘗試地道新食材,與攤販交流,讓他們與你分享新食譜和新體驗。」她說。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6/28/0101202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