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滬深港三地交易所股票市場互聯互通計劃(滬深港通)的北向交易昨日正式推出投資者識別碼模式,即滬深港通北向交易實名制。
市場人士認為,滬深港通北向交易實名制將提升互聯互通跨境監管效率,防範和應對金融風險,長期而言有利於“ETF通”、“新股通”以及“期貨通”等產品的推行,也能為滬倫通的推出提供借鑑意義。
港交所(388)指出,北向交易投資者識別碼模式規定,提供北向交易服務的交易所參與者須按標準格式為每名北向交易客戶編派一個券商客戶編碼(BCAN),並向港交所提供客戶識別信息(CID),港交所會將有關信息交予內地交易所。券商客戶編碼及客戶識別信息是北向交易投資者識別碼模式的兩大組成部分,僅供監管機構監察市場之用。
對港原有環境和結構無直接影響
據了解,目前,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的是一級託管,是“一戶一碼”制度,可以實時知道出現交易異常的股票涉及的投資者。“一戶一碼”是指每名客戶只能有一個投資者編碼,不論在多少家證券行有戶口,客戶在交易所只可有一個交易編碼,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此前對記者表示,香港會在滬深港通探索實名制,但香港市場不會簡單的推行扁平式、穿透式的一戶一碼制度。滬深港通推行實名制對香港本地市場原有的環境和結構沒有直接影響,也不應該有直接影響。
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在內地和香港兩種金融機制互聯互通過程中,更需要考慮如何實現雙贏,而且應該客觀分析兩種機制的優劣,在此基礎上完善事後監管。
有利促進更多互聯互通產品推出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實名制對跟蹤資金來源和防止操控市場都有幫助,可以有效加強對投資者不法行為的監管,更好的保護投資者。
華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玉川認為,實名制對一般投資客戶影響不大,普通客戶也不太在意是否被穿透。但對於部分持倉較大的投資者,或者因種種原因不願披露具體信息的投資者,有可能會減少甚至停止交易。但總體而言,實名制對近期資金流的影響應該不大。
美國華爾街GMBP資產管理公司總裁陳赫認為,長期來看,隨着實名制的推行,也將促進“ETF通”、“新股通”以及“期貨通”等機制的推行,增加外資流入中國A股以及內地資金流入港股的規模,有利支撐兩地股市健康發展,也有利於緩解港元匯率的疲軟。對投資者來說也提供更多可投資的渠道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