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梁君彥:選出最「貼地」立法會議員為民發聲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11-04 10:22

【識港網訊】任職21年立法會議員、擔任立法會主席9年的梁君彥昨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中央出台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回歸為市民服務的本質,第七屆立法會履職成效頗豐,共通過法案130條,較上一屆同期增長超六成。他形容,從為香港國家安全築牢防線,到民生、經濟等領域的一系列立法,都為香港更好發展提供保障,注入更大的動力。

「立法會議員不是一份工,而是代議士,要真真正正為市民發聲,將民意帶入議會,同時將政府政策帶到社區。」立法會換屆在即,梁君彥寄語新一屆議員必須保持「貼地」及「為香港市民」服務的初心。他同時呼籲市民,用好手中一票,選出最「貼地」、最能為自己切身利益發聲的立法會議員:「有得揀,先至係老闆!」

談及21年的議員工作與9年主席經歷,梁君彥坦言,在議會歷程中他與香港市民、其他議員共同走過高山低谷,親眼見證議會從昔日的混亂癱瘓,到中央出台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後迅速恢復理性與秩序的重大轉變。「從前議會被大肆破壞,什麼事都推動不了;如今終於回歸為市民服務的本質,這是最值得欣慰的成果。」他強調,能在恢復平靜與理性的議會中服務香港社會,對自己而言是一份榮耀。

說起任期內的重要里程碑,莫過於2024年3月19日《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順利通過。作為立法會主席的梁君彥亦投下自己重要一票,他形容,能參與投票支持這項立法,為香港國家安全築牢防線,不僅是難忘的回憶,更是維護香港穩定的「完美收尾」。他歷數第七屆立法會履職成效,共通過法案130條,較上一屆同期的81條增長超六成。其中多項聚焦改善民生的法案,包括通過《簡樸房條例》;設立強制舉報虐兒機制;落實「三隧分流」等,這些法案均「貼地到位」,惠澤市民。經濟領域,立法會積極支持政府引入專才計劃、家族辦公室,全力推動北部都會區創科產業發展,為香港競爭力提升注入實實在在的動力。

對於行政與立法的關係,梁君彥指出,基本法第73條已明確立法會職能,既要監察政府也要參與立法、監督財政預算等,這些職責在第七屆立法會中均一一落實。不同於從前議會與政府劍拔弩張,甚至阻礙施政報告宣讀的惡劣關係,如今的立法會堅持「監察而非刁難」的原則,實現了行政與立法的良性互動。

 

監督政府施政 完善法案

他強調,立法會絕非「橡皮圖章」,對於政府部門工作中的不足,始終堅持發聲質詢、履行監督職責。今屆議員有不同渠道監察政府施政,除了審批法案和撥款,亦透過在立法會會議上,向政府官員提出質詢,以及就市民關注的議題動議議案辯論,要求官員作出回應。

梁君彥舉例說,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審議期間,議員在法案委員會向官員提出多項好建議,政府最終吸納並提出了91項修正案。他續說,立法會審議法案時,除了前方開會的團隊,後方還有數個團隊同步工作,這種緊密配合讓法案既能完善又能及時通過。「看似平靜的背後是深耕細作,目的就是讓法律更貼地、更惠及市民。」梁君彥表示,這種不搞「拉布」、不拖政府後腿,同時盡心盡力完善政策的模式,為第八屆立法會打下了良好基礎。

 

選舉氣氛良好 競爭激烈

對於立法會換屆選舉,梁君彥以「長江後浪推前浪」形容這一自然更替。梁君彥表示,現時立法會選舉氣氛良好,競爭激烈,例如地區直選已出現六人爭奪兩個議席的情況。他形容這是健康現象,如同有六款不同口味的蛋糕供市民選擇,讓選民能仔細比較各參選人的政綱和能力,選出最能代表自己的立法會議員。

「有得揀,先至係老闆。」他認同行政長官呼籲公務員投票,因為作為政府一分子,公務員帶頭投票是理所當然的。他亦已與立法會秘書長呼籲全體立法會同事積極投票。「投票是你們的權利,一定要好好利用,不要受人唆擺,也不要浪費這份權利。」他強調,選出的議員將來會與各界合作,若放棄選擇,等同放棄為自己發聲的機會。

他寄語新一屆議員必須「貼地」,保持「為香港市民」的初心。「立法會議員不是一份工,而是代議士,要真真正正為市民發聲,將民意帶入議會,同時將政府政策帶到社區。」他相信,經過選舉洗禮的新議員會有這種意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港發揮橋樑作用 助內企「走出去」

對於香港未來的發展,梁君彥認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金融體系,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無可替代,應繼續發揮「橋樑」作用,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海外品牌「引進來」,同時以北部都會區為引擎,推動創科與金融深度融合,促進香港高質量發展。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梁君彥表示,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梁君彥指出,香港最大的優勢在於有祖國作為堅強後盾,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全文剛剛公布,他認為,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必須匯聚人才,吸引全世界專才來港。「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既幫助國家企業走向世界,也為國外品牌進入內地市場搭建橋樑,尤其要借力大灣區八千萬多人口的龐大市場,實現更大發展。」

梁君彥說,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科與金融的結合,北部都會區作為未來的重要引擎,應盡快引進更多企業,打造國際科研中心,同時依託香港金融中心的優勢,為創科產業提供資金支持。「有科技、有經濟,民生自然會好轉。」梁君彥堅信,在「一國兩制」的堅實保障下,隨着新一屆立法會接續發力,香港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在經濟、民生等領域取得更大突破,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鼓勵青年參政議政 接棒服務香港

「教育活動室」有模擬立法會主席台和議員座位,學生能扮演議員和官員,就不同議題作出辯論。

 

梁君彥關注青年發展,認為年輕人是香港的未來,社會應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發揮所長。他指出,成功非只有傳統學術一途,職業專才教育也能幫助年輕人建立信心、發掘興趣,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第七屆立法會任期內,梁君彥積極推動議會與年輕一代的互動。他介紹,立法會大樓的新設施,如前廳、教育活動室(即模擬辯論室)等,經常開放給中學生和大學生參觀體驗,甚至設有適合幼稚園的活動區域。這些項目邀請了青年學生(包括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學生)參與設計,讓他們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增強自豪感,為未來投身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讓學生明白立法會工作

立法會在綜合大樓內覓得好位置,以優化「兒童學習室」和「教育活動室」,以「沉浸式學習」讓學生體驗立法會運作。例如「教育活動室」如同小型會議廳,有模擬立法會主席台和議員座位,學生能扮演議員和官員,就不同議題作出辯論,刺激他們思考。

而「兒童學習室」則為年紀較小的幼稚園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環境,可眺望維港景觀。學生在學習室內參與活動,就與他們生活貼近的議題,例如「準時睡覺法案」等,進行贊成或反對的投票,讓學生更容易明白立法會工作,亦提高他們的興趣。

梁君彥寄語年輕人:「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這不僅是空有夢想,更要逐步把握每個機會。」梁君彥指出,現時特區政府為青年提供了大量支援,無論是前往前海發展,或在內地創業,均有相應資助,機會遠比以前更多。他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發掘自身潛能,並強調社會樂見他們「上位」,接棒推動香港前進。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