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創辦人李兆基於4月27日在香港殯儀館設靈,28日舉行團體公祭及大殮出殯儀式,極盡哀榮。中央領導紛紛以不同方式表達哀悼之意。恒基地產昨日(1日)起至下周一(5日)於中環The Henderson 頂層宴會廳Cloud 39 舉行「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和光同塵」,首次展出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創辦人、大紫荊勳賢李兆基的私人珍藏和真跡,已有逾11,000名市民登記參觀,網上登記參觀時段已全部額滿。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在展覽廳見到多位市民、學生在場緬懷李兆基精彩一生。
大公報文章《中央領導致哀 社會各界緬懷》報道,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中央組織部部長石泰峰、中央統戰部部長李干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清華等中央領導致送花圈,對他的辭世表達哀悼。多名特區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外國駐港總領事紛紛前來致祭,本地商界知名人士陸續到場,大型企業、大學校長等也送來鮮花悼念。負責為李兆基扶靈的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向《大公報》表示,李兆基之所以能得到社會各界的敬重,不僅因為他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更因他的一生始終心繫國家,是愛國愛港企業家的典範,為香港市民及企業家樹立了榜樣。他以實際行動表明,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與發展,也提醒廣大企業家,若只追求利潤而不與國家同心,最終將被國家與人民唾棄。

中央多個部門紛紛發來唁電,深切緬懷李兆基先生,高度肯定這位知名愛國工商界人士的卓越貢獻。中央統戰部讚揚李兆基畢生胸懷家國、深明大義,堅定支持「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及推動「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貢獻卓著。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肯定李兆基始終秉持愛國愛港的立場,積極投身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熱心公益事業,造福社會,並強調李兆基的愛國情懷和高尚品德將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發唁電表達深切哀悼,對李兆基的離世表示沉痛惋惜。
教育部讚揚李兆基一生熱心公益、關懷教育,為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寶貴貢獻。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表達哀悼之情,讚揚李兆基一生心繫家園、情牽香江,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及國家改革開放事業貢獻良多。李兆基先生在香港順利回歸及和平穩定過渡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作出了重要貢獻,令人敬仰。
香港及內地多所大學亦發來唁電,緬懷李兆基先生對教育界的巨大貢獻,讚揚其貢獻至鉅、成就斐然,堪稱典範。
負責為李兆基先生扶靈的多名政商界賢達,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尹宗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新鴻基地產代理有限公司資深董事郭炳江、東亞銀行有限公司執行主席李國寶、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副主席林高演,以及香港大學校長張翔。
同時,香港《文匯報》文章《各界讚李兆基營商做人皆與家國命運緊密相連 絕不會在關鍵節點陽奉陰違》指出,香港政商界和教育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讚揚四叔是「實業興港、奉獻報國」的榜樣,其愛國情懷將永垂青史,值得世人學習與傳揚。他們強調,真正的商業價值,也和做人的價值一樣,都是與家國命運緊密相連,絕不會在關鍵節點上陽奉陰違。那些試圖在時代洪流中「走鋼線」的人,即便能一時積累到財富,但終將會在歷史的浪潮中褪色而被淘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表示,李兆基一生愛國愛港、服務社會的實踐擲地有聲,廣受傳頌。他以商業智慧打造企業版圖的同時,始終將家國責任扛在肩頭——改革開放初期即北上布局,為國家現代化添磚加瓦;深耕公益領域,通過教育扶貧、捐建校舍、支持醫療養老等舉措,讓發展成果惠及萬千民眾;香港社會面臨挑戰時,他捐地抗疫、助力青年安居,以實際行動守護城市根基。
「有的人在關鍵節點對國家戰略陽奉陰違,表面享受着內地發展紅利,卻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態度曖昧;有的人將資本力量凌駕於社會公義之上,在市場規則與政策導向中尋找所謂『灰色空間』,甚至試圖以資本影響力干擾公共事務。」黃冰芬直言,這些行為看似精明,實則背離了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當商業行為脫離家國情懷的錨點,即便能一時積累財富,也終將在歷史坐標系中失去分量。「那些試圖在時代洪流中『走鋼線』的人,終將在浪潮中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