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渣馬盛事吸1.5萬外地跑手參賽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2-10 12:41

【識港網訊】一年一度的體壇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在昨日(9日)圓滿結束,今屆賽事吸引逾7.4萬名跑手報名參賽,包括約1.5萬名非本地跑手,為香港這座國際都市注入了無限活力與熱情。天文台當天早於市區最低錄得攝氏11度,5時半尖沙咀一帶只有13.4度,屬過去21年來最凍的渣馬比賽日,但一眾跑手均無懼寒風,並創出佳績。在「以體塑旅」的全球新趨勢下,健兒中不乏旅客,有內地資深跑手讚揚每次都能欣賞到香港不同的風景,亦會在比賽結束後留港數天繼續深度遊,探索各區的魅力;更有內地跑手於社交平台分享相片,向外說好香港故事。

昨日賽事在寒冷天氣警告下進行,並以十公里挑戰組掀起序幕,清晨5時30分於東區走廊起跑。重頭戲全馬及半馬賽事則於早上6時在尖沙咀彌敦道作起點,在香港特區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主持下起步。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清晨到尖沙咀起點直擊,不少跑手都忙於熱身,並穿上膠雨衣及貼暖包作防風保暖。有跑手認為,天氣冷加上乾燥,有利創造佳績。

參加半馬的市民Mimi女士表示,自己帶了暖寶貼,亦保持身體溫暖,但認為「今天濕度低,排汗會比較好些」。每年西隧這條「長命斜」向來考起不少跑手,加上線道收窄,就變得更擁擠。為免有意外發生,隧道口設置了救護站及醫療設備等,隨時為受傷跑手即時治理。

四川跑手:十分享受沿途風景

「體育旅遊」逐漸成為旅遊新業態,不少參賽者都會提前抵港研究路線及進行適應訓練,參與盛事的同時也藉機感受香港魅力,探索本地美食、文化和風景名勝等。來自四川成都的跑手周先生昨日起跑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渣馬於國際體壇上享負盛名,他也已連續第三年參賽,每次除了挑戰自己的成績外,亦十分享受香港沿途的風景,「從尖沙咀跑到銅鑼灣,每處風景都不一樣,有美麗的海景,亦有熱鬧的市區。」

他續說,十分喜歡馬拉松這種「跑步+旅遊」的旅行方式,兼用馬拉松的視覺,欣賞日常難得一見的城市風景,穿過未知的路線與陌生的社區,「從不一樣的風景間記錄更多跑步路線,每一步都變得更有趣,更重要是的過程間可以結識不同的跑友。」

來自北京的楊先生更化裝成「小丑」作賽。他指今次是首次來港參賽,冀為大眾帶來歡樂,「曾到過很多地方的城市與賽道上,有很多小朋友和我打招呼,很開心。」熱愛旅行的他近年愛上馬拉松,透過馬拉松記錄每個到訪過的城市,他這次準備了隨身攝影機,計劃拍攝賽道風光,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比如小紅書、還有抖音、公眾號,我日前來港後已分享了很多美食及港灣的相片,很多朋友看到都很開心,可能明年會有更多朋友來香港。」

本地市民:由存包起過程順暢

第三年參加全馬賽事的市民陳先生表示,早上天氣較想像中和暖,非常適合跑步,亦突破了個人最佳成績。他指賽事由交通、行李寄存至抵達起跑線過程順暢,流動廁所數量亦充足。

對於今年主辦方將賽事派發選手包的地點由以往維園改為啟德體育園內的體藝館,連續3年參加半馬賽事的市民梁先生表示,今次拿選手包時首次踏足啟德體育園區,感覺很新鮮,「園區的確很大、很新,也很漂亮,尤其是主場館,雖未能入內觀看主場館,但可望到副場館的設施不俗!」

他希望日後真的可以多些體育賽事在內舉行,而非變成演唱會場館。

作為年度體壇盛事,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早前已向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頒授「M」品牌認可。另將於下月正式開幕的啟德體育園作為香港歷來最大型體育基建設施,渣馬明年或移師至該處舉行,一眾跑手都十分期待,希望可在新賽道再創佳績。

另外,昨日截至下午4時30分,共29名跑手因受傷或不適送院,當中5名男跑手情況嚴重,留醫律敦治醫院,另有17人情況穩定,其餘7人經治理後已出院。香港中國田徑總會於賽後總結時表示,整個賽事共有逾900人受傷,大部分是擦傷、扭傷及出現肌肉抽筋等輕微情況。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