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聽取特首李家超述職時提出一個要求,「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當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開啟下一個「五年規劃」的「基本思路」制訂工作,2025 年綱要和規劃編寫也將緊鑼密鼓展開。在這一國家發展的關鍵戰略佈局進程中,香港必須主動出擊,積極謀劃自身在未來如何培育新動能、構築新優勢,並形成系統全面的規劃,這對於香港的長遠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香港在過往的歲月裏,憑藉獨特的地緣優勢、國際化的商業網絡以及成熟的金融體系等,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綻放光彩。但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度演變,科技革新的日新月異,區域競爭的白熱化,香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壓力。原有的部分優勢正逐漸被稀釋,發展的瓶頸日益凸顯。而國家的五年規劃恰似一盞明燈,為香港照亮前行的道路。
從創新科技領域來看,香港擁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科研實力不容小覷。然而,長期以來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應用的效率相對低下。未來香港若要在這方面形成新優勢,需要大力加強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政府應積極出臺激勵政策,例如設立專項科研轉化基金,對成功轉化的科研專案給予豐厚的資金支持;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吸引更多企業投身科研成果轉化領域;構建科研成果交易平台,讓高校科研成果能夠便捷地與市場對接。同時,加強與內地科技強市的合作,如與深圳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前沿科技領域攜手共進,共用資源、共克難題,打造跨區域的科技創新生態鏈,從而催生香港經濟增長的嶄新動力源泉。
在金融領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容小覷。但面對新加坡、上海等新興金融中心的競爭挑戰,香港必須在金融創新方面尋求突破。一方面,要緊緊圍繞國家金融開放戰略,進一步拓展人民幣離岸業務。加大人民幣金融產品創新力度,開發諸如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跨境人民幣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豐富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產品種類,鞏固香港作為全球人民幣業務樞紐的關鍵地位。另一方面,積極回應全球綠色金融發展大勢,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吸引綠色企業赴港上市融資,推動綠色債券市場蓬勃發展。
此外,香港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也大有可為。香港擁有獨特的中西合璧文化底蘊、豐富的影視娛樂資源以及活躍的時尚設計氛圍。政府應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力度,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創意人才提供創作空間和展示平臺。鼓勵香港的文化創意產品走向國際市場,通過與內地文化產業的深度合作,如聯合製作影視作品、開展文化藝術展覽交流等活動,將香港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之都,讓文化創意產業成為香港經濟新的增長點和城市魅力新的彰顯點。
香港要構建系統全面的發展規劃以培育新動能和新優勢,還必須與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國家的 「雙迴圈」 發展格局為香港提供了巨大機遇。香港可以憑藉自身在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等方面的優勢,成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連接點。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香港能夠發揮金融服務、專業服務、文化交流等多元角色,助力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同時也為自身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資源。
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香港社會各界應凝聚共識,特區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統籌各方資源,制定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的發展規劃。香港在國家新一輪「五年規劃」的大框架下,積極探索發展新動能與新優勢並形成完善規劃,不僅關乎香港自身的繁榮穩定與長治久安,也將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獨特而卓越的貢獻。香港應抓住機遇,勇立潮頭,書寫新時代發展的輝煌篇章。
本網評論員 江金萊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