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深圳召開的香港工商界座談會上提出了「做好三港建設,牢記六個需要」的重要指示。這一講話不僅明確了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方向,還深刻闡述了香港工商界在新時代國家戰略中的責任與使命。作為香港經濟的核心力量,香港工商界應當在全球化競爭和國家發展的雙重背景下,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推進香港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做好三港建設」,即在「陸港、海港、空港」三大方面深耕細作,體現出對香港傳統優勢的深刻認知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戰略部署。香港自古以來以港口和航運聞名於世,而現代經濟的競爭愈發依賴於全球供應鏈的高效運作,三「港」建設則是香港能夠穩步向前、保持經濟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首先,陸港建設是香港經濟轉型中的重要一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框架下,香港不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而是成為了大灣區經濟發展的一部分。通過加強與內地的高效銜接,特別是通過完善港口、公路和鐵路的交通網絡,香港能夠有效提升其物流和商貿便利性,這不僅促進了香港經濟的穩定增長,也為大灣區的互聯互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海港建設是香港保持全球航運中心地位的關鍵。儘管近年來上海、深圳等港口迅速崛起,但香港憑藉其自由貿易港和國際化金融體系,依然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隨著全球航運市場的變化,香港應繼續加強港口設施的現代化與智能化,通過提升貨運效率和拓展高附加值的服務,保持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樞紐地位。
最後,空港建設則是香港在國際航空運輸中的重要支撐。香港的國際機場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航空樞紐之一,而這一地位並非天然獲得,而是依賴於長期以來在物流管理和航空貨運領域的創新與優化。面對電商產業的快速增長和全球貿易模式的變化,香港應進一步提升航空物流的技術水準,借助政策和市場優勢,推動國際物流領域的深度融合。
三「港」建設的目標不僅是鞏固香港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位置,更是為香港的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傳統產業的升級與新興產業的培育,依賴於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與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香港不僅要依靠自身的資源優勢,更需要加強與國家整體經濟戰略的對接,提升在全球競爭中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夏寶龍在講話中還提出了「六個需要」,為香港工商界提供了深刻的行動指南。六個需要,既是對香港工商界發展的要求,也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期許。
首先,「需要堅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這是對香港工商界的情感召喚,也是戰略要求。香港工商界應當深刻認識到,香港的未來與每一個企業的命運息息相關。作為一個經濟體,香港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平臺,更是每一個香港人心中的家園。工商界的持續發展不僅關乎自身利益,更關乎社會穩定與民生福祉。因此,香港工商界應將「家」與「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關注社會責任與民生問題,為香港社會的穩定與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其次,「需要開拓創新,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則為香港工商界指出了發展新方向。在全球經濟加速轉型的今天,香港不能僅僅依賴傳統的金融、貿易和物流優勢,更應積極擁抱科技創新、人工智慧、綠色經濟等新興產業。這不僅是時代的需求,也是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香港工商界應發揮其資源、資金與人才優勢,帶動更多行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
「需要堅定支持特區政府,共同推進長遠發展規劃」,則強調了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協同作用。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外部壓力的背景下,香港必須在政府的引領下,堅持穩定發展,推動政策的落地。工商界應積極支持政府制定的長遠戰略,促進政策的有效實施,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等宏大戰略中發揮作用。
「需要堅守企業社會責任,貢獻民生福祉」則要求香港工商界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關注社會責任,服務廣大民眾的福祉。香港工商界應該通過開展公益專案、支持社會福利、推動教育與醫療發展等方面,回饋社會,提升社會的整體福祉。
「需要堅定愛國護港,講好香港故事」,這一點在當前國際政治環境中尤為重要。香港面臨著外部勢力的干擾與抹黑,工商界應通過實際行動,積極講述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自由、繁榮城市的故事,樹立正面的香港形象,增強香港的國際影響力。
最後,「需要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不僅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期許,也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未來所在。香港工商界應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通過積極參與,為香港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並為國家的繁榮與發展貢獻力量。
總之,做好三「港」建設,牢記六個需要,是對香港工商界未來發展的深刻要求。這既是香港在全球競爭中的戰略選擇,也是香港工商界應當承擔的時代責任。只有通過創新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支持國家戰略,香港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繼續領先,為國家的繁榮和香港的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網評論員 熊貓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