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文化漫談 跟着老子學生活
來源:橙新聞    2019-05-09 15:56
道家是我國文化史上其一重要的思想傳統。老子、莊子的人生智慧是空靈的智慧,逍遙放達的智慧,超越物慾,超越自我,強調得其自在,歌頌生命自我的超拔飛躍,肯定物我之間的同體融合。

【識港網訊】道家是我國文化史上其一重要的思想傳統。老子、莊子的人生智慧是空靈的智慧,逍遙放達的智慧,超越物慾,超越自我,強調得其自在,歌頌生命自我的超拔飛躍,肯定物我之間的同體融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產生於原始混沌的氣體,這些氣體又產生陰陽兩種氣。陰陽兩氣產生中和之氣,繼而產生萬物。萬物各自具有陰陽二氣,陰氣陽氣相互搖盪就成為和氣,「和」便是氣的流通狀態。

道家道論認為,不僅宇宙之有現象世界、人文世界及其差異變化,即存在的終極根源在寂然至無的世界。主體須擺脫諸相的束縛,脫離離繫,直探萬有的深淵。因此,老子主張「挫銳解紛」、「和光同塵」、「無為而無不為」、「無用而無不用」等。這些話語論證滯留物用、執著有為對於心體的遮蔽。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變化發展,是「道」的運動;柔弱,是「道」的作用。舉凡自然、社會、人生、各種事物現象,無不向相反的方向運行。既如此,柔弱往往會走向雄強,生命漸漸會走向死亡。老子看到了事物互相依存、此消彼長的狀況,所以《老子》書中特別注意物極必反的現象,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認識到事物發展得極限,主張提前預測設計,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發展,防患於未然,因而提出了「不爭」、「貴柔」、「守雌」、「安於卑下」的原則。他主張向水的品格學習:「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新華社圖片

上善若水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正言若反。」

柔弱之水可以沖決堅強之石,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剋剛。老子看到強大了就接近死亡,剛強會帶來挫折,榮譽會招致毀辱,因此安於柔弱、居下、卑辱。他亦主張「無為而無不為」,即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所以老子強調學習要做加法,求道則要做減法,減掉世俗看重的身份地位、功名利祿,減損又減損,一直到無為。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妄作妄為。

小草柔軟,因此不易被踩彎

老子推崇的美德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貴柔守雌、慈儉謙退、知足常樂、致虛守靜、清靜無為、返璞歸真。與儒家積極入世的現實品格相比較,道家凸顯的是超越與放達,即不是積極肯定、參與、改造現實,而是以保持距離的心態,否定、揚棄、超越現實。道家的理想境界,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合一之境。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5/08/010116217.shtml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