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經歷了大唐盛世的百業興旺,伴隨社會經濟的繁榮,宋朝成為一個「花事」最多的時代。上一章我們介紹了男子簪花及宮廷花儀,其實,在宋人的日常生活中,花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插花吟〉
〔宋〕邵雍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文人雅士宴上花:筵宴
在唐人的酒席上,擔當管錄行酒令的才情女妓被稱為「簪花錄事」。在宋代,簪花更是文人雅士宴飲時的必做禮節,例如朋友之間舉行便宴時簪花。宋人宴會簪花最經典的例子當屬《齊東野語》卷二十中的記載。當時,侍郎王簡卿赴牡丹宴,「群伎以酒餚絲竹,次第而至。別有名姬十輩皆衣白。凡首飾衣領皆牡丹,首帶照殿紅一枝,執板奏歌侑觴,歌罷樂作乃退。復垂簾談論自如。良久,香起,捲簾如前。別十姬,易服與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則衣紫,紫花則衣鵝黃,黃花則衣紅,如是十杯。衣與花凡十易。所謳者皆前輩牡丹名詞。」這紛至沓來的歌舞伎,白衣紅花,紫衣白花,黃衣紫花,紅衣黃花,在花與衣之間形成了美妙的色彩對比與耳目一新的變換。
宴飲之時,興趣所致,宋代文人也會將瓶子裡原本用來觀賞的鮮花簪在頭上,郭應祥〈卜算子〉小序裡就說:「客有惠牡丹者,其六深紅,其六淺紅。貯以銅瓶,置之席間,約五客以賞之,仍呼侑尊者六輩,酒半,人簪其一,恰恰無欠餘。因賦。」
婚禮不可無佳色:婚儀
宋代婚儀中有簪花的儀程。司馬光《書儀‧婚儀》之〈親迎〉條云:「世俗新婿盛戴花勝,擁蔽其首,殊失丈夫之容體,必不得已,且隨俗。戴花一兩枝,勝一兩枚可也。」司馬氏本性尚儉惡奢,這正襯出宋代婚禮的簪花風俗。《水滸傳》第五回寫周通去桃花莊劉太公莊上娶親時,「頭戴撮尖乾紅凹面巾,鬢傍邊插一枝羅帛像生花」,即是反映此種簪花習俗。
罪犯獄卒也戴花:刑獄
宋代有罪囚簪花的習俗,甚至,行刑處死的犯人也要簪花,如《宋史》卷六十五:「郡獄有誣服孝婦殺姑,婦不能自明,屬行刑者插髻上華於石隙,曰:生則可以驗我冤。」此外,《水滸傳》第四十回寫道:蔡九知府命人「把宋江、戴宗兩個匾紮起,又將膠水刷了頭髮,綰個鵝梨角兒,各插上一朵紅綾子紙花。」除了罪囚簪花,獄卒也簪花。相同的記載在《水滸傳》中亦有許多,如病關索楊雄在薊州做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手,平時「鬢邊愛插翠芙蓉」(第四十四回)。劊子手蔡慶也是「生來愛戴一枝花」(第六十二回)。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希望用鮮花沖沖行刑時的晦氣。
普天同慶來賞花:花局
宋人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二月望〉記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都人皆往錢塘門外玉壺、古柳林、楊府、雲洞,錢湖門外慶樂、小湖等園,嘉會門外包家山王保生、張太尉等園,玩賞奇花異木,最是包家山桃開渾如錦障,極為可愛。」
花朝節又稱花神節或百花生日。百花盛開之際,宋人總會到不同地方賞花,其場面之盛,可謂花海人潮,空前絕後。在北宋洛陽,每逢花朝節、清明前後、端午、重陽等節慶時間,私家花園更有向遊人開放的風俗。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4/25/0101152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