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鑼鼓響起,英歌舞表演開始,三十多名扮成古代英雄好漢的舞者排成兩行,每人左右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不停對擊,踩著強烈節奏以剛勁舞姿橫向進場,氣勢雄壯,一下子令港九潮州公會中學大禮堂的氣氛陡然熾熱起來。這是廣東揭陽市「文化進校園活動(香港站)」的重頭戲,除了英歌舞,還有青獅表演、剪紙示範表演、潮劇表演等,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揭陽同鄉社團總會的支持下,揭陽市文化部門牽頭,一批非遺傳承人和表演團隊成員專程來到香港,本週一(八月二十八日)在旺角港九潮州公會中學與師生家長和在港揭陽鄉親進行交流。鄉音傳鄉情,家鄉的傳統文化,令人心往神馳。
小時候在家鄉汕頭聽過英歌舞的名字,但沒有印象,那個年代這類民間傳統文化表演,有宣揚「封資修」之嫌,不敢公開表演,只在鄉間流傳。近年本港潮汕同鄉社團舉辦一些活動,也有邀請家鄉的英歌舞團體來港表演助興,但主要為搞搞現場氣氛。這一次是專業表演,近距離、專注觀看英歌舞表演,既是一種特別享受,同時,也增進對家鄉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這次活動的領隊、年逾八旬的張老師向現場來賓介紹,英歌舞表演的內容,來自《水滸傳》第六十六回「時遷火燒翠雲樓」的故事,各位舞者的扮相,代表小說中的一眾梁山泊好漢,手拿一條蛇妙手空空的時遷則是舞蹈表演的靈魂。故事內容和人物性格,決定了這種潮汕傳統舞蹈的風格充滿陽剛和豪情,名副其實「英歌」。張老先生一邊說,一邊扎好馬步示範揮動雙手敲擊短棒的英歌舞典型動作,引來全場掌聲和笑聲。
有一個說法,叫做北有秧歌、南有英歌,其實英歌來源於秧歌。據專家研究,南宋時中原軍隊南下,把山東鼓子秧歌和鳳陽花鼓等北方民間表演形式帶到嶺東一帶即今天的潮汕地區,與當地文化融合而演變成為將舞蹈、戲劇和武術熔於一爐的英歌舞。眾所周知,潮汕人這個族群是歷代自中原地區南遷形成,除了英歌舞,潮汕傳統文化的潮劇潮曲、潮州話,以及刺繡、木雕、剪紙等等,其源頭都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原文化。
關於揭陽,在本港潮籍人士以外,特別是外省的族群,知名度可能不及潮州和汕頭。其實揭陽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潮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揭陽四大書院中最早的藍田書院有八百多年歷史,宋代大儒朱熹曾經應同榜進士鄭國翰邀請到此講學,留下「梯雲石磴羊腸繞,轉壑飛泉碧玉斜。一路風煙春蕩漾,數聲雞犬野人家」的吟詠和「落雲鳴泉」的墨寶。朱熹對揭陽文化影響深遠,此後藍田書院人才輩出。其他三大書院分別是梅崗書院、寶峯書院和榕江書院。揭陽一縣歷史上一共出了九十六名進士,四大書院功不可沒。那天我在座談會上向揭陽市領導建議,揭陽作為潮汕三市之一,在文化論述和城市形象上應該構建有別於汕頭和潮州的特色。揭陽四大書院的歷史和歷代揭陽名人的故事,例如明朝翁萬達、南明郭之奇、清代丁日昌等,以及新中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許滌新、香港著名愛國僑領莊世平、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等等,都是揭陽寶貴的文化資產。
順便再提一點,揭陽和香港還有一層特別的關係,就是發源於揭陽迄今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的「三山國王」信仰,在香港擁有不少信眾。那天出席座談會時收到一本黃凡主編的《三山國王文化》,書中列出本港有六處「三山國王」廟,我查看資料,當中觀塘坪石邨的三山國王廟有大約二百年歷史,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台灣和東南亞地區也有不少三山國王廟,中山大學歷史學家陳春聲教授在《三山國王與台灣移民社會》一文認為,台灣大約有一百七十座三山國王廟。三山國王,是揭陽人或者說潮汕人昔年漂洋過海時隨身的保護神,平安抵達、落地生根之後供奉於異國他鄉,代代相傳。據瞭解,香港目前大約有四十萬人祖籍是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