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為安宅,義為正路。“仁”給我們的心靈安了一個家,“義”引領我們行走在向善的路上。“義”是善惡選擇時的果敢,是生死抉擇時的勇毅,是充斥宇內的浩然之氣,是義無反顧的壯烈和決絕。中國人重義,義以為上,古往今來的義士們受到了人們由衷的敬仰,他們是中華民族歷史中的脊樑。
歌詠: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壯士悲慨之歌)
文學主題:
聽,壯士在歌唱,以你勇者之心傾聽!
剛健篤實,輝光日新。
有問曰:士何事?
聖人答曰:尚志
何謂尚志?
仁義而已。
浩然之氣,擲地有聲!
君子致命遂志。
立天之道為陰與陽,
立地之道為柔與剛,
立人之道為仁與義。[1]
君子以義安命!
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驚濤駭浪,如履平地
臨危不懼,視死如歸
義,使我們想起剛強、磊落、硬朗。
黃鐘大呂,金聲玉振。
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何等的義氣,何等的勇氣!
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2]
求仁得仁,又有何怨?
君子死義,又有何懼!
寄百里之命者,可得聞乎?
戰國有荊柯刺秦。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
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
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義士已去,壯心猶在迴響(賈島《聽樂山人彈易水》)
朱絲弦底燕泉急,燕將雲孫白日彈。
嬴氏歸山陵已掘,聲聲猶帶發沖冠。
(故事一:荊柯刺秦。原文節錄:“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複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譯文:秦國的將領打敗了趙國,俘虜了趙王,佔領了所有趙國的土地,派兵向北侵佔土地,一直到燕國南邊的邊界……
到了易水上,祭過神,就要上路了。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著節拍唱歌,悲壯激昂,大家流淚哭泣。荊軻又上前作歌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激越。大家聽了他的歌聲,發上指冠。荊軻上車而去,始終沒有回頭。)
拔劍四顧,行義以達其道,是俠者的行止;
殺身成仁,勇士奔赴戰場,是義者的心性。
劍膽琴心。
劍若有生命,能聽到金石迸裂勇士的悲愴嗎?
琴若有生命,能聽到寧為玉碎義者的心聲嗎?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劉長卿)
【琴曲歌辭·霹靂引】沈佺期
歲七月,火伏而金生。客有鼓瑟於門者,奏霹靂之商聲。始戛羽以騞砉,終扣宮而砰駖。電耀耀兮龍躍,雷闐闐兮雨冥。氣嗚唅以會雅,態欻翕以橫生。有如驅千旗,制五兵,截荒虺,斫長鯨。孰與廣陵比,意別鶴儔精而已。俾我雄子魄動,毅夫發立,懷恩不淺,武義雙輯。視胡若芥,翦羯如拾。豈徒慨慷中筵,備群娛之翕習哉。
聽,壯士在歌唱,以你正義之心傾聽!
君子之於天下,義之與比![3]
仁為安宅,義為正路。[4]
仁義之道,天下大道。
勇發自內心。
仁為人心,義為人路。
懷仁之義,方為大義
懷大義之心,方有大勇之舉。
有一人之正義
有一時之大義
有古今之通義
輕重之衡,公私之辨
不可不察。
面對真理時的義,是高山仰止的義。
面對邪惡時的義,是赴湯蹈火的義。
北宮黝豈不是勇士嗎?[5]
他的心是必勝的心;
孟施捨豈不是勇士嗎?
他的心是無懼的心。
然則君子義以為上。[6]
義勇方稱之為大勇。
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7]
見義不為,無勇也。[8]
孟子曰:昔者曾子謂子襄曰:
“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非匹夫之勇,而是大勇猛,大無畏,
是聖人之勇。生死唯義所在。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9]
(故事二:大勇。從前曾子對子襄說:你崇尚勇嗎?我曾經聽夫子說過大勇:反躬自問覺得正義不在我,即使是卑賤的匹夫我也不去淩辱;反躬自問,正義在我,對方即使是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注釋】
[1]“立天之道”等三句:語出《易傳》:“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昔日聖人作《周易》時,將以順從性命之理,所以確立了天道為陰與陽,確立了地道為柔與剛,確立了人道為仁與義。
[2]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語出《論語·子張》。士看見危險便肯豁出生命,看見有所得便考慮是否該得。
[3] 君子之於天下,義之與比:語出《論語·裏仁》。君子只遵從義的原則與人交往接近。
[4] 仁為安宅,義為正路:語出《孟子·離簍上》。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仁是人們安適的住宅,義是人們正當的道路。空著安適的住宅不去居住,丟開正當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5]北宮黝:語出《孟子·公孫醜》。北宮黝和下文的孟施捨都是刺客勇士,其人不可考。北宮黝培養勇氣,肌膚被刺而不退縮,眼睛被刺而不逃避,是以必勝為主而不動心者;孟施捨培養勇氣,把無法戰勝的對象看作能戰勝一樣,是以無懼為主而不動心者。
[6] 君子義以為上:語出《論語·陽貨》:“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子路問道:君子尊貴勇敢不?孔子道:君子認為義是最可尊貴的,君子只有勇,沒有義,就會搗亂造反;小人只有勇,沒有義,就會做土匪強盜。
[7]率義之謂勇:語出《左傳·哀公十六年》:“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周仁:符合仁愛;率義:循義。符合仁愛叫做誠信,遵循道義叫做勇敢。
[8] 見義不為,無勇也:語出《論語·為政》。眼見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這是怯懦。
[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語出《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不貪生怕死因而損害仁德,只勇於犧牲來成全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