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水埗美荷樓生活館新展
2022-11-03 10:59

【識港網訊】位於深水埗的美荷樓,為本港二級歷史建築、盛載深厚的社區歷史意義,向來吸引不少文青、學校團體以至一家大小到場參觀,成為受歡迎的「公屋博物館」。最近,美荷樓生活館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完成近一年翻新工程,並於昨日(11月2日)正式重開,呈獻全新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新增十大50、60年代生活場景,增添沉浸式互動數碼方式,將當時香港人經歷的貧困生活重現大家眼前,希望令參觀者在了解昔日居民的生活軼事同時,更可藉此一睹上一代如何能在守望相助下,克服困難,建立光輝歲月。

圖:橙新聞

新展覽內容十分豐富,除了保留美荷樓的歷史背景、轉變和活化既有展區,亦加入新的口述歷史內容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展現香港精神。

圖:橙新聞

全新的地下展廳新增十大主題展區,分別是大牌檔、街市、雜貨舖、制水、戲院、中西節日、涼茶舗、遊樂場、理髮店及童年遊戲,涵蓋日常生活、文化、娛樂等領域。觀眾可以透過精心編排的展板和生動模型,了解「糴米」、「飛髮」、「擔水」、「食嗱喳麵」、「彈波子」、「跳大繩」等懷舊內容。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觀眾還可下載展覽應用程式,透過手機體驗AR角色劇場。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不同展區配有專屬背景聲,比如當走入理髮店會聽到風筒聲,在涼茶鋪設有收音機節目聲等。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不少互動項目也值得一試,比如可於戲院區域點擊屏幕觀賞舊時影片,親自體驗擔水、轉動展板了解香港與水有關的小常識等。

圖:橙新聞

口述歷史的部分藏著很多當年的有趣小故事,不妨細讀。

圖:橙新聞

一樓展廳則聚焦於居住環境,以街坊的口述歷史還原美荷樓初期的單位,展示徙置大廈的擠迫環境,如一屋兩戶、五人單位中的「閣仔」等。

圖:橙新聞

主題展區包括:美荷樓的設計、走廊廚房、公厠及公共浴室。新加入展區有利用大廈天台開辦的小學、家庭「手作」工業等,並簡介不同年代香港具代表性的公共房屋設計及美荷樓舊居民網絡。

公廁區域有趣的點在於還還原了牆上的塗鴉  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

展館外牆亦新增了由本地插畫師麥震東創作的年曆圖,以柔和色彩展示深水埗由50年代到現今的地區轉變,勢將成為參觀者一大打咭熱點。

導賞員講解美荷樓的歷史  圖:橙新聞

作為展現時代變化的展覽,固然也要回應時代發展。展館加入了更多互動及多媒體元素,如: 聲音效果、互動展品裝置、電腦動畫、體感遊戲、擴增實境(AR)及手機應用程式,讓參觀者如親臨其境一般,感受當時一切井喧鬧、街坊人情、喜怒哀樂。

以天台學校為例,參觀者可透過影視體感遊戲,模擬學生在螢幕前跟隨老師做早操的狀態。圖:橙新聞

「歲月留情」展覽建構出一個年輕人與長輩的溝通橋樑,促進跨世代了解,增加年輕一代對香港社會歷史的認識。新展覽寄望參觀者特別是年輕人能透過歷史敍述,作多層面的思考,反思上一輩的根源,領略長輩當年的堅毅打拼精神,增加對社區的認知及歸屬感,與此同時提升對建築文物保育及文化傳承的關注。

圖:橙新聞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除了捐助支持展館翻新場地及展覽硬件設備升級,亦支持協會推行 「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美荷樓」,安排近130多場與展館內容相關的社區外展活動,涵蓋與美荷樓及香港歷史有關的主題講座、口述歷史分享會、導賞團、展覽文化導讀等,適合街坊鄰里以及社區各界人士。

圖:橙新聞

當中的「深水埗摩登生活導賞團」為學生而設,讓他們透過導賞團了解建築、城市空間與市民日常生活之聯繫,走出課室學習。另外更邀請電影《桃姐》 真實故事中的主人翁兼電影監製李恩霖(Roger)作口述歷史分享會的嘉賓,進一步推動歷史和文化保育。童年時Roger與桃姐住在美荷樓外的唐樓,與桃姐(鍾春桃)的生活點滴更啟發他對電影的興趣。「桃姐往戲院看電影時,常帶姊姊與我同往,就此播下我對電影產生興趣的種籽」,大家可於一樓展廳深處見到Roger的這句話。他將於口述歷史分享會中帶領參加者在深水埗走一圈,在橫街窄巷中捕捉到昔日桃姐的生活日常。

有興趣的讀者,可進入活動網站瀏覽詳情。

圖:橙新聞

美荷樓生活館「歲月留情」展覽

地點: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地下

责任编辑:guo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