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堅尼地城大型陶瓷展覽
2022-10-25 11:41

【識港網訊】最近去堅尼地城閒逛時,不妨留意這一全新好去處。「我們的星空」陶瓷展覽由是日至11月20日於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舉辦,場内將展出逾3000件由復康人士(下稱「師傅仔」)、海外藝術家、不同界別的社區創作夥伴和公眾人士,合計超過1000人共同創作的陶瓷片,排列成直徑18米闊的巨型六角星,為公衆送上祝福。

除了海外藝術家外,還有5個本地組合和許多公眾朋友共超過1000人參與創作,作品連繫起來,成為「我們的星空」

本次活動屬於聖雅各福群會「藝想」最新計劃《我們的故事+1+1》,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資助和海濱事務委員會場地支援。「藝想」主要是智障及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的創作平台,為他們提供藝術發展的機會,並以藝術創作為終身事業。

「藝想」發展始於1999年,為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轄下單位,以陶藝為主要創作媒介,同時探索雕塑及影像媒體的可能,透過舉辦展覽、工作坊及社區藝術項目等,創造與大眾溝通和連繋的機會。曾參與的展覽包括2015年韓國「京畿世界陶藝雙年展」及2018年「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大地予我」,主辦的原創項目則有「我們的故事」系列及《泥到未來》藝術計劃。2021年社區藝術計劃《我們的故事——陶塑記憶》,更獲得「第十五屆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推廣獎」。

展覽作品包括3座陶瓷片樹型裝置、鋪設了陶瓷片的竹編球體裝置,及展示陶瓷片的斜面平台

藉着「藝想」最新計劃《我們的故事+1+1》,師傅仔與來自世界各地及本港的夥伴一起欣賞、參與、重新體驗藝術。「+1」橫看像個「土」字,眾人加起來,就有千千萬萬個「土」手牽着手,共同經歷一趟由香港到世界、跨越物種和媒介的陶藝歷奇之旅。

本次活動中,15位師傅仔透過陶藝創作,成為本地及國際親善大使,身體力行推動社區藝術項目,讓普羅大眾參與藝術,並增加與海外藝術家的交流。「我們的星空」展覽將展示16組作品,陶瓷片總數超過3000件。師傅仔聯同10位分別來自澳洲、比利時、日本、泰國、台灣、英國及美國等海外藝術家,以郵寄及視像形式,透過多樣化的陶藝技巧,結合科技、工藝、環境、生活和天象等角度創作。

比利時藝術家組合Agnes Tai & Anthony Sarrus拿着「藝想師傅仔」李嘉樂創作的白瓷片,在布魯塞爾街頭留影

海外藝術家包括來自日本的藝術家田島征三,他是「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展示場地之一「鉢&田島征三 繪本與樹木果實的美術館」的建立人。來自澳洲的Katherine Mahoney則為沉醉於亞洲源遠流長的陶藝歷史,並曾於香港理工大學任教的國際知名藝術家。多國藝術家將在當地展示「我們的星空」作品,包括日本新潟「鉢&田島征三 繪本與樹木果實的美術館」及泰國曼谷「Ink & Lion Café」等,締造本港與海外的交流。

來自悉尼的陶藝家Katherine Mahoney,把澳洲的餅模寄給「藝想師傅仔」許家豪、梁翠雲及余國漢

展覽作品包括3座約高2米的陶瓷片樹型裝置,12個直徑超過1米、鋪設了陶瓷片的竹編球體裝置,及展示陶瓷片的斜面平台。所有作品將放置於地面一個約闊18米、由反光貼紙組成的巨型六角星型圖案上。裝置内更設有燈組,讓陶瓷片可以在夜間依舊散發光芒,匯聚繁星點點。

「我們的星空」創作在黑夜發亮,與堅尼地城居民住戶燈光連成一體

此外,展覽場地同時展示「假如我是天上的星星」的集體創作。作品共32頁、直徑約70厘米,仿如一本大型繪本,公衆可在維港畔翻開,在海港岸邊參與藝術家們對星星的奇想。

藍色的樹型裝置其中一個平面有多粒星形陶瓷片,更有一道梯子,如繁星攀往夜空

觀眾若將陶瓷星海的相片上載到Facebook及/或Instagram並標籤「藝想」和Hashtag #我們的星空,則有機會獲得陶瓷星星一片,數量有限,額滿即止。大會將上載部份優秀作品至官方網頁或社交媒體。

泰國陶藝家Sukanjana Kanjanabatr(Eve)創作的陶瓷片上刻有的星座圖案與波斯密碼

《我們的星空》展覽資料:

地點:堅尼地城城西道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日期:2022年10月23日至11月20日

時間: 24 小時開放(晚間部份時間將會按照場地要求關燈)

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s://sjc.sjs.org.hk/ourstarrysky

圖:主辦方提供

责任编辑:guo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