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一流的博物館要向觀眾傳遞什麽信息
作者:張經緯 上海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人類學家   來源:晶報    2022-08-15 12:47
至於眼下,只要用心體會,用心發現,相信我們都能在博物館的滿目琳瑯中,發現古物背後足以啟發未來的思路靈感,獲得推陳出新的知識養分。

【識港網訊】博物館在今日中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隨着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人們對文化軟實力的期待也逐步提高。而博物館作為文化的載體,展現了一座城市的底蘊,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從一定意義上講,博物館的積澱,不但承載了地方的歷史,而且還體現城市對當下與未來的定位。

不該只滿足於文博事業的“紅火”

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投入大量資金,或建造博物館,或紛紛為博物館打造新館。比如廣東省博物館、深圳博物館等都在最近十多年中推出新館。隨著眾多博物館升級為博物院,博物館空間因此變得越來越大,展廳越來越多,展陳技術越來越多樣,展覽變得越來越豐富。觀眾對博物館的要求,也從基本的展覽陳列,擴展到學習、休閑,甚至娛樂等更多的層面。

當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博物館裏參觀、喝咖啡、買文創、遊學、聽講座……以及穿著漢服向古人敞開心扉、向古代文化致敬,我們感嘆博物館終於放低身段,展現出和藹、親民的一面。然而,看著年輕一代觀眾在館內匆匆的腳步,和時不時茫然的表情,銳意進取的我們或許不該僅僅滿足於文博事業在當下的“紅火”。畢竟,博物館總是一個讓人忍不住引發思考的奇妙空間。

博物館不是博古館

幾年前我曾在《博物館裏的極簡中國史》的開頭寫過一段浪漫的話:“博物館是充滿文物和知識的好地方,大家都喜歡去博物館看展覽,從那些古代藝術品當中吸收知識養分,獲得思路靈感。博物館也是高雅、有情調的地方,能給每個參觀者帶來穿越時空和古人交流的體驗。”而要感受情調,收獲靈感的基礎,是需要真的看懂博物館裏的展品和陳列敘事。

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度,中國的博物館裏永遠不缺少青銅、陶瓷、書法和繪畫這幾類展品。這些展品又多按年代排序,來明確各自的價值。因此,在這張古物清單上,往往呈現了商周青銅器居首,而明清至近現代書畫居末的基本格局。於是,在大部分綜合性博物館內——除了展示地方歷史為主的通史陳列外——都有著近似的展廳格局和陳列風格:一間充滿青銅鼎、簋及樂器、兵器的展廳位於博物館的最佳位置;接下去的展室內依次展示著那些在“鑒寶”節目中常見的文物類別。

雖然總給普通觀眾帶來“不明覺厲”的感受,但這種“獻寶”式的陳列,事實上延續了一種近似古代文玩收藏家的品味,而非一種現代的審美。我私下裏喜歡將其稱作“博古架”式的展示。博古架,又名多寶格,是一種造型模仿自然格局,用來擺放古玩的木架。它在歷史上出現於宋徽宗宣和年間,不過其中“慕古”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至漢武帝時代。漢武帝一直向往神仙世界,在他四十歲那年,有人報告汾水南岸出土一只銅鼎。這一下滿足了武帝對祥瑞象征的渴望,把銅鼎當作仙人賜予他的信物,將年號定為“元鼎”。這除了為中國開啟了使用年號的傳統外,還打開了中國古人崇拜古物的大門。

由於古代厚葬文化的存在,文物出土並不是現代考古學和博物館出現後才湧現的現象。只不過古人依其有限的認知,無法判斷先秦時代之前的文物(只能認識金、銀一類普通財物),往往將那些古代青銅器物視為遠古“神仙”的遺物。好比是殷墟發現之前,當地人將本地發現的甲骨當作傳說中的“龍骨”一樣。這種對待“古董”的態度,並沒有隨著考古學的發展逐漸遠離,反而因為博物館對文物的集中陳列,變成了大型慕古現場——在現今博物館文物陳列的模式下,文物的最大功能不被用來解讀古代文化、古人生活,仿佛僅剩下用以營造神秘、古老氛圍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博物館不應是博古館。現在,我們已經解開博物館為何總讓人看得“不太明白”的原因,對於博物館而言,接下去的問題就不言自明了。

要做面向未來的博物館

明確了當前博物館的困境所在,我們所要回應的就是博物館到底要向觀眾傳遞什麽信息,要怎樣讓觀眾都能看明白。既然我們已經劃掉了“博古館”這個選項,剩下的正確答案就會浮出水面:做面向未來的博物館。

明明是以展陳古代文物的博物館,卻要將自己立足於未來,雖然聽起來強人所難,其實早已成為世界的主流。尤其對於屢屢要對標國際一流博物館的諸多國內大館來說,這是一條不可回避的試煉之路。不過其中的具體途徑也並沒有那麽復雜,歸納起來基本可以是這三個方向:

第一,開眼看世界,展開文明與文明之間的交流。林則徐兩個世紀前的觀點並不過時。放眼世界知名博物館,並不僅僅關心本地、本國古代文化的輝煌,而更多將視野放諸全球文明。我們的古代歷史固然耀眼,但將中國置於世界民族之林,更能體現出中國文物與文明的獨特性和創造性。

第二,編織聯系之網,用文物濃縮全球化的進程。幾年前我為《南都周刊》寫過一篇文章:廣州陳家祠博物館的清末牙雕,讓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康拉德筆下的非洲之旅,想起幾個世紀前全球範圍的象牙貿易。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並不開始於最近的一個世紀,在此之前的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中,中國早已和世界保持了密切往來。而博物館裏的文物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第三,用文物聯系當下與未來。博物館裏的一切並不僅僅是歷史的記錄,而且也一同塑造了我們當下的認知,並且給未來提供靈感之源。因此,博物館在展出過去的同時,也應為未來的記憶,更多地保留當下。

關於“面向未來的博物館”這個話題,我們肯定還能聊上三天三夜。不過至於眼下,只要用心體會,用心發現,相信我們都能在博物館的滿目琳瑯中,發現古物背後足以啟發未來的思路靈感,獲得推陳出新的知識養分。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