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疫情兩周翻一番 醫療系統恐受壓
作者:文森   來源:文匯報    2022-07-18 09:37
政府專家顧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則估計,本港下月或9月單日確診宗數有機會升至逾萬宗,應盡量堅持現有防疫措施,如要多做檢測,繼續戴口罩及做好通風系統等。

【識港網訊】香港昨日新增3,486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本地病例佔3,313宗。再有公立醫院病房爆疫,北區醫院內科男病房新增感染群組,共8名病人和員工確診,當中一名染疫病人更危殆;至於日前爆疫的伊利沙伯醫院骨科病房及佛教醫院紓緩治療科病房,亦再有員工和病人受感染。衞生防護中心指出目前疫情趨勢是約每兩周「翻一番」,令人擔心對醫療系統構成壓力。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疫情仍處於上升階段,香港大學推算即時病毒繁殖率約為1.7,即一名確診者可感染1.7人,趨勢是維持兩周翻一倍速度增長,「都擔心會否對醫管局的醫療設施構成壓力」。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公布,北區醫院內科男病房1名71歲病人上周五(15日)確診,醫院為全病房病人和員工做核酸檢測,再發現4名病人及3名員工染疫,其中1名82歲染疫男病人因自身疾病,情況危殆,其餘情況穩定,該病房暫停接收新症及探訪,全面清潔。

伊院佛教醫院再有人染疫

至於早前公布有感染群組的佛教醫院紓緩治療科則再多一名91歲女病人確診,累計已有10名病人和5名員工染疫。伊利沙伯醫院骨科群組亦多2名護士學生及1位病人服務助理確診,累計已有6名病人和3名員工染疫。連同伊院之前另外兩個病房及大埔醫院一個病房出現感染群組,香港連日來已有4間醫院共6個病房有疫情爆發。

截至昨日有1,122名確診病人留醫,當中126人是新增個案,另外昨日新增40名醫管局員工染疫,令本港累計有25,131名醫管局員工確診,至今有478名員工仍未返回工作崗位。

張竹君表示,疫情仍處於上升階段,香港大學推算即時病毒繁殖率約為1.7,即1名確診者可感染1.7人,趨勢是維持兩周翻一倍速度增長,「都擔心會否對醫管局的醫療設施構成壓力」。本港昨日則新增84宗BA.2.12.1、BA.4或BA.5變異病毒個案,當中46宗不明源頭,她表示海外漸成主流的BA.4或BA.5,在香港仍只佔新增個案1%以下,未見爆發,但會繼續留意情況。

高風險員工 每周兩次核檢

李立業則指,隨着本港確診個案上升,公立醫院個案亦增加,醫管局為減低醫院內感染風險,今日起加強員工檢測,照顧風險較高病人的員工如洗腎或照顧癌症病人等醫護人員,除與其他人員一樣每日要快速抗原測試外,每周要兩次核酸檢測。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對香港文匯報指出,只為部分接觸高風險病人的員工進行每周兩次核酸檢測,對降低醫院內感染風險作用不大。公立醫院每日有大量病人和員工進出,核酸檢測難做到為所有人頻繁檢測,故應結合快速抗原測試,並仿效院舍為住院病人每一兩天進行快測,一有病徵即使快測陰性也應即時進行核酸檢測,才能及時阻斷病毒在醫院傳播。

他說,社區存在廣泛傳播,應呼籲所有醫護人員與家人以及病人家屬,現階段避免參加一切高風險活動,尤其避免外出聚餐及脫口罩活動,將病毒防線擴至醫院以外,以降低病毒進入醫院的風險。

劉宇隆料下月單日或破萬宗

政府專家顧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則估計,本港下月或9月單日確診宗數有機會升至逾萬宗,應盡量堅持現有防疫措施,如要多做檢測,繼續戴口罩及做好通風系統等。他指出,曾有幼童染疫出現壞死性腦炎,部分甚至要入住深切治療部,故聯合科學委員會下月初開會,預料屆時會討論為3歲以下幼童接種新冠疫苗,若通過建議,3歲以下幼童最快10月可打齊兩針疫苗,第一針及第二針要相隔一個月接種,第二針及第三針則可相隔3個月至5個月。

另外,昨日多4名染疫老婦離世,年齡介乎71歲至94歲,全部有高血壓等長期病患,其中一名94歲院舍女病人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在亞博館檢疫期間確診;另一名86歲女病人被發現在家中不省人事,送院時心跳已停頓,其後檢測呈陽性。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