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黃友嘉:CEPA及大灣區政策保障港商待遇優於外資
來源:橙新聞    2019-03-11 14:41
今年兩會審議及表決的焦點法案,包括港人十分關注的《外商投資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近日一直在開會討論草案。全國人大代表、積金局主席黃友嘉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表示,相信港商在CEPA和大灣區政策下得到的優惠將比外資更多,因此無須擔心《外商投資法》未有納入香港;而在國家層面而言,該法體現中國有意進一步擴大開放力度,對外商敞開大門之餘,亦會促使國內加快改革。
黃友嘉認為,《外商投資法》體現中國有意進一步擴大開放力度,亦促使國內加快改革。圖:橙新聞

【識港網訊】今年兩會審議及表決的焦點法案,包括港人十分關注的《外商投資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近日一直在開會討論草案。全國人大代表、積金局主席黃友嘉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表示,相信港商在CEPA和大灣區政策下得到的優惠將比外資更多,因此無須擔心《外商投資法》未有納入香港;而在國家層面而言,該法體現中國有意進一步擴大開放力度,對外商敞開大門之餘,亦會促使國內加快改革。

《外商投資法》若獲得通過,將取代目前外商在中國投資所適用的「外資三法」,成為中國外商投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不過該法未如「外資三法」般納入港澳台資本,黃友嘉就認為,因為外商的定義包括自然人和企業,「如果講到自然人,香港的中國公民就不可以納入外國人的定義,否則就不是很恰當」。

他認為,港資在回歸以來得到的待遇都比一般外資更加優惠,相信以後將會繼續維持下去,特別是在CEPA及現在的大灣區政策下,例如有「港人港稅」等針對香港的政策,因此港商不需要擔心。

「港人港稅」特別優惠香港 港商不須擔心

但黃友嘉就表示,若日後頒布相關細則時,能夠具體說明對於港商投資的法律保障,這也是港區人大在小組會議中討論的要點之一。

《外商投資法》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進行審議,美方此前指責中國要求外國公司強制技術轉移,且外資的知識產權沒有得到充分保護。黃友嘉指出,新法明確提及要保護好這兩個方面,維護了外資的權益,也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

「其實整個出發點是建基於4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很成功的經驗,因此開放要更加持續和擴大,就是用這個《外商投資法》去體現,我覺得對國家發展很有意義。」他補充道。

黃友嘉說,《外商投資法》不止針對外商,其實亦倒逼國家要著力加快國內體制改革,「國內民營企業有融資難的問題,對於企業發展是不利的,如果一些外資企業可以藉著外面的資本市場、銀行得到融資,反而國內企業有所掣肘,其實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外商投資法》倒逼國內改革

對此,黃友嘉在今年的議案中就提出,在金融改革方面,建議國有的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設立一定的貸款配額指標。

「因為國有銀行本身是國企,國企之間打交道就比較方便些,同民企有隔閡,這些是很自然的障礙。所以要怎麼解決呢,可能就要設一些硬指標配額,去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他解釋道。

倡對民企設貸款指標

另外,黃友嘉亦提出在中國金融開放方面,資本帳的開放不能夠太急,因為國家經濟容量很大,已經發展到90萬億人民幣的GDP。但儲蓄率比國際水平高出很多,「人民幣距離作為一個國際儲備貨幣,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這些條件在綜合意義上,我們國家的本質都是一個資本輸出國,所以我們在開放資本帳一定要很小心,循序漸進」。

而資本帳開放需要有一個離岸人民幣中心配合發展,黃友嘉就認為香港是最好不過的一個選擇,「因為中國已經是國際金融中心,同時也是我們自己國土上的地方,透明度及安全係數很高,是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無得比的」。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news/system/2019/03/11/010111860.shtml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