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在歷史拐點上的凝思
作者:蒋怡   來源:識港網    2021-12-08 16:23
——讀《從哥倫布到彭定康》有感

孟子云「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意在提示世人,在江河大轉折、大壯闊處,方能探知水流趨勢。以此類推,考察歷史變遷亦如是。不論是中古世紀的「東學西漸」,或是近世以來的「西學東漸」,人們在看待東西勢能轉換的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到強勢者的情況,那些被影響的、被同化的,則成為沉默的大多數,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近代以來,以「西方中心觀」為主導的歷史撰寫與價值取態,深刻影響著世人。伴隨著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範圍的擴張,西方華麗的物質文明外衣漸漸迷惑了人們的雙眼,令人產生「西方的繁榮從來都是這樣」的錯覺。這種思維定勢一旦形成,便深入腦海、難以磨滅,一如今日西方世界在人們眼中的印象。由三聯書店(香港)出版的吳秋文新作《從哥倫布到彭定康》無疑是對這種觀念的糾正與反思。一方面力圖展現過往西方殖民主義那些被忽略的史實;另一方面則站在歷史進程的拐點,深刻思考應對殖民主義遺毒的現實路徑。

當哲學與詩歌對於觀念的關注被指引向現實世界時,歷史需要的是哲學和詩歌中那些活躍思想力量的聯合。縱觀本書的謀篇佈局,充分體現了這種特點。不同於其他歷史類著作,本書打破時間序列的框架,以詩性的筆觸,在開篇便道出殖民主義的始末,為讀者勾勒出殖民主義的大體輪廓,提綱挈領地將主題呈現給讀者。在其後的主要篇幅中,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簡要擘畫出殖民主義在世界各地的表現形式。不同以往大歷史框架的敘述,全書儘量通過小切點來串聯這些殖民侵略事件,通過對胡椒、甘蔗、香料、橡膠、可可豆等貿易的描述,管窺一豹地概括早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血腥與殘暴。那些星羅棋布地散落在傳統史書中的史料,被有機地串聯起來,具有張力的文字表述,令閱讀的趣味性顯著提升,對於讀者而言無疑是有益的。在殖民史敘述中,作者對亞洲著墨頗多。這不僅僅是由於亞洲殖民苦難的深重,更多的是一種對於現實的關照。作者注重對香港近代史的考察,從茶餐廳的演變,講至各類地名的由來。若不從頭看起,讀者似有信步漫談之感,生活氣息十足。對於中國的沉淪及日本的崛起,則用「龍低頭」「蛇吞象」這一形象比喻,令人耳目一新。但是正如作者開頭所呈現給讀者的,這些掌故拾遺式地侃侃而談,最終仍是為了面向現實,揭露殖民主義在原始形態蛻變之後的面貌。

本書的後半部分,力圖揭開殖民主義的「畫皮」,重點聚焦香港。在探討香港「去殖民化」這一話題時,作者對於今日香港所普遍存在的殖民殘留,一一溯源。從法官的假髮到警察部隊的英式部操,從公民教育到香港街道的英式地名。作者以非線性的方式,將這些因素串聯,形象地勾勒出香港殖民遺毒的危害,對「反23條」「修例風波」等重大社會事件進行深刻反思,對於「去殖民化」問題,提出了基本的識見。

事實上,作者並未想給出解決殖民問題的標準答案,更多的是思考未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路徑。作者深知,末代港督彭定康的離去,並不意味著殖民主義的終結,殖民主義的幽靈仍在、並將長期地與我們共存,它總能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作者寫作本書的目的便在於,叫醒那些還沉醉在「西方優越」謬論中的人們,令他們在認知觀念上有所觸動。

作者的期望是美好的。但是,「全盤西化」「崇洋媚外」,這些並不是什麼新詞。不僅僅在中國,在所有被殖民主義戕害的國家及地區,都存在相當一部分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人們很難完好地回答「為什麼殖民越久發展程度越高?」的問題,但西方漢學界似乎已開始反思這種外部影響的關聯性。以費正清、柯文為代表的兩代學者,逐漸從「衝擊-反應」框架的窠臼中走出,以「中國中心」或「東方主義」的觀念重新審視被殖民地區的歷史,這種以內發動力為核心的探討,展現了全新的歷史敘事範式。作者在行文中,無形地與這種敘事範式相契合。

今時今日的形勢,較之殖民時代已大為不同。被時間淹沒的殖民罪惡,隨著西方話語權的衰落逐漸浮現。現實已經宣告,所謂「歷史終點」的資本主義制度並未成為人類的終極方案。被資本主義繁榮表像所掩蓋的殖民罪惡,必須深入批判。這種批判的過程,是被殖民地區人民的覺醒過程,也是對舊日西方列強的警示。歷史已在不知不覺中,再次處於趨勢的拐點。雖然不能將此完全概括為「東升西降」,但站在這種歷史高度所體現的思考,一如當初提出「西學東漸」的人們所思考的——在勢能轉換中,我們應有何擔當?有何作為?竊以為,這是作者為一眾讀者的留白之處。

作者 蔣怡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