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傳統的中秋節盛事——大坑舞火龍
2021-09-21 16:00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古時稱為仲秋,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 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一提起中秋節的節慶活動,除了吃月餅、提燈籠和賞月外,你還想到什麼?

【識港網訊】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古時稱為仲秋,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 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一提起中秋節的節慶活動,除了吃月餅、提燈籠和賞月外,你還想到什麼?

長長的火龍,浩浩蕩蕩地穿梭於大街小巷,好不熱鬧。每年中秋節在大坑舉行的「舞火龍」慶典,背後也是關於這個社區的歷史。

大坑,本來是一條客家村,據說於1880年中秋節前夕,大坑發生瘟疫,村中長老獲菩薩報夢,說只要村民在中秋前後,即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個晚上,舞動著火龍繞村遊行,沿途燃放爆竹,便可以消退瘟疫。於是村民便紮作一條龍,上面插滿香枝,由於爆竹含有硫磺,加上香火,有助殺菌及驅趕蛇蟲,結果瘟疫果然消失。此後,村民每年都進行三天的舞火龍活動,以保大坑平安。

大坑舞火龍的傳說你又聽過嗎?

大坑居民每年都會為活動紮作新的火龍,整條龍由龍頭、32節龍身及龍尾組成,全長67米。龍頭及龍尾的骨架由有彈性的籐枝構成,而龍身的脊骨則是一根粗繩纜。在籐枝及繩纜上鋪上當地人稱爲「米仔草」或「珍珠草」的乾草,然後插滿香枝,即「長壽香」,每根香枝長45厘米。由農曆八月十四日起連續三晚有舞火龍活動,巡遊路線包括大坑區內的蓮花宮、浣紗街、安庶庇街、新村街、布朗街和華倫街等。傳統上只有男性才可舞動火龍,女性只可加入紗燈組、蓮燈組、音樂組等。

以往舞火龍的盛況

過去數十年來,雖然大坑社區和人口不斷變化,但每年中秋節期間,依然舉行這個有著140多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而活動更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時大坑舞火龍活動已制度化,設有領隊、教練、指揮及組長,每年大約在新曆7月,大坑坊眾福利會便開始接受街坊報名參加舞火龍活動,以便安排舞火龍培訓。

 

《讀書雜誌》試刊號 出版社:香港三聯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本文節選並改編自《讀書雜誌》試刊號,獲香港三聯授權轉載。  圖:《讀書雜誌》試刊號

不過,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坑舞火龍已連續停辦了兩年,先前大坑坊眾福利會宣佈在9月20日 至23日的大坑舞火龍將會取消,而在這百多年的歷史當中,就只有在香港日佔時期曾停辦過三年,按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條能驅趕瘟疫的火龍或許要繼續沉睡。

影片來源:HONG KONG@YouTube、Majestic Creations@YouTube

原文鏈接: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