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大深圳醫院推多項跨境醫療
來源:香港商報    2020-07-16 10:16
港大深圳醫院助理院長樊敬文透露,後續IMC將引入港醫名醫人才,引進世界前沿醫療設備,重點發展包括輔助生殖醫療(IVF)與產科、內鏡、24小時全科、VVIP體檢服務、激光整形、醫學影像六大高端醫療服務,並加強國際合作,於5年內成為高端醫療行業的標杆。

【識港網訊】昨日,港大深圳醫院舉行了8周年媒體新聞發布會,首次面向公眾及媒體公布了醫、教、研、管四個方面的多個重大項目進展,並將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醫療、科研、教學等建設規劃。其中,醫院二期規劃、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臨床與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國際醫療中心發展等多個項目尤為引人關注。該院院長盧寵茂教授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出灣區醫療一體化的迫切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醫療融合是重要課題,而港大深圳醫院是兩地醫療融合的最大平台。

港大深圳醫院二期功能分區示意圖

  一小時生活圈 醫療是重要課題

疫情發生以來,「強制檢疫14日」措施實施後,盧寵茂等多位香港醫護和管理專家堅守在深圳「抗疫」一線。在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24小時深圳人」盧寵茂說,受半年來抗疫的啟發,只有醫療一體化才能促進灣區融合發展。「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醫療是重要題目,」盧寵茂說,以往住在內地的香港人一生病都跑回香港去,疫情期間看得出跨境醫療其實是不理想的,特別是現在有關口隔離的要求。

「目前兩地的醫療認證水平是有區別的,內地醫院三甲評審若能取得國際認證,也可推及港澳地區。」盧寵茂說,除了醫院認證,在香港可使用的藥物能否在內地醫院使用也是個問題,希望藉助醫院這個平台,推動兩地醫療質量和標準的一體化。

談及目前香港疫情發展,盧寵茂形容為「有些失控」,他表示,香港可以多與內地政府溝通,多跟內地學習借鑒疫情防控經驗,「香港與內地緊密,如果香港控制不好,會影響到內地疫情防控。」

  二期將建千張病床住院大樓

當天新聞發布會的一大亮點,是港大深圳醫院二期項目的發布。作為該院未來5年重點打造的建設項目,其中不僅包含1000張病床的住院大樓,並容納了兒科、腫瘤科兩個重點發展學科。項目建設目前已初步啟動,並計劃於2024年底竣工,於2025年初投入使用。

根據醫院相關規劃,二期項目完成了超大規模的醫院功能整合,合理設置手術室、ICU、內鏡中心等共享型醫技科室,並率先實現多學科中心的兒童中心、腫瘤中心的設置概念,最大限度整合和發展醫院的特色醫療。

盧寵茂表示,基於多學科會診(MDT)模式的多學科聯合門診是醫學發展的趨勢,MDT模式在打破學科之間壁壘的同時,可以有效推進學科建設,實現各科資源和優勢的最大化整合,提高診治質量,「從患者體驗的角度來說,建設多學科中心的最大好處是,患者無需反覆掛號多個科室便可體驗『一站式』檢查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

  國際醫療中心擬開設新服務

今年以來,面對大眾對高端醫療服務的多層次需求,國際醫療中心(IMC)陸續推出新增服務、增大惠民力度。

為遵循港大醫院「先全科後專科」的醫療理念,IMC全科門診診金已由700元/次調整為400元/次,檢驗檢查項目及藥品按項目另行收費。患者於全科門診就診後,如需轉介專科繼續治療,首診只需另外支付700元診金(原專科轉介需支付1000元診金)。同時,房費也相應調整至1200元/晚起。

截至今年6月,IMC共服務患者近18萬人次,其中門診接診約17萬人次,出院人次超過1萬,住院患者逾10%為港澳台及外籍人士。

港大深圳醫院助理院長樊敬文透露,後續IMC將引入港醫名醫人才,引進世界前沿醫療設備,重點發展包括輔助生殖醫療(IVF)與產科、內鏡、24小時全科、VVIP體檢服務、激光整形、醫學影像六大高端醫療服務,並加強國際合作,於5年內成為高端醫療行業的標杆。

责任编辑:lwh